描写老师的成语
42、立雪程门: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43、衣钵之传: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44、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45、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46、高业弟子:高业:高才,对别人学生的敬称。学业优异的学生。
47、一瓣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48、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49、入室弟子:入室:到家;弟子:学生,徒弟。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
50、误人子弟: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
51、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多用于赞美教师。
52、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赞美教师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53、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54、门生故旧:指学生和旧友。
55、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56、门生故吏: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57、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58、师严道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59、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60、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61、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62、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63、火传穷薪: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64、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65、师严道尊: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韩《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66、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67、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6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林,老江何必派我来帮助你?”
69、桃李遍天下: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70、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老师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71、尊师重道: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72、满堂灌: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
73、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74、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75、学无常师: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