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语文 >马的成语

马的成语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伯乐相马

  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非常善于识别马匹的优劣。于是人们用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官名字伯乐来称呼他。

  一次,伯乐路过一个地方,看见一匹很瘦很瘦的马。那匹瘦马拉着一车盐巴,慢慢地向前走着。它越走越慢,已经累得浑身大汗淋漓,几乎走不动了。伯乐乘的马赶上了那匹瘦马拉的盐车。伯乐仔细看了一下,不禁惊叫起来:“唉呀,这是一匹千里马啊。”他立刻跳下了车,脱下自己的袍子盖在瘦马的身上。他为千里马受委屈而难过得痛哭起来。那匹千里马遇到了知音,仰起头来放声嘶叫。那叫声直云霄,好像金石般铿锵动人。

  关于马的成语7

  1、猪朋狗友: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坏朋友。

  2、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牺牲而希望得到大报酬。

  3、猪狗不如:比喻下等。

  4、一龙一猪:比喻人贤与不肖,相去悬殊。

  5、牧猪奴戏:赌博或奕棋。

  6、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爱好。

  7、杀猪教子:比喻做父母要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孩子诚实品德。

  8、扮猪吃老虎:比喻用心机耍诈。

  9、猪狗不如:骂人连牲畜都不如话。

  10、辽东之猪:表示少见多怪,或因见识浅薄而羞惭。

  11、猪突勇::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人(含贬义)。

  12、指猪骂狗:拐弯抹角骂人。

  13、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景象,通常用以形容两军对阵,败军奔逃流窜情状。

  14、肥猪拱门:谓自己送物上门使人意外得财。

  15、一龙一猪: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16、泥猪瓦狗:比喻无用之物。

  17、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比喻条件成熟了,才好办事。

  18、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

  19、猪突勇:比喻冲突锐利勇猛。

  20、狗猪不食其余: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东西。形容人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21、猪羊变色:比喻扭转并彻底改变局面。

  22、猪朋狗友:比喻损友。

  23、肥猪拱门:比喻送上门来利益。

  24、猪朋狗友:形容只能玩乐,不能共患难朋友。

  25、猪卑狗险:比喻卑鄙阴险人。

  关于马的成语8

  倚马七纸成语比喻文章写得快。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东晋豫州刺史谢尚发现袁虎文才很好,就把他推荐给大司马桓温。桓温让他负责府内文书起草工作。袁尚作《东征赋》赞扬东晋许多名士。他跟随桓温北伐前燕,因事受到恒温的责备,罢了官。正好急需写一份告捷公文,桓温便叫袁虎起草。袁虎站在马旁,手不停挥动,一会儿就写了七张纸,写的文辞优美。当时东亭侯也在旁边,极其赞叹袁虎的才华。袁虎说:“也该让我从齿舌中得到点好处!“

  关于马的成语9

一、车在马前

  【解释】: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出自】:《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二、马前泼水

  【解释】: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

  【出自】:钱钟书《围城》:“虽然‘马前泼水’,居然‘破镜重圆’。”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典故】汉朝朱买臣有满腹才学,却未得到到功名,只得以打柴为生,入赘本地崔二公家为婿。因为贫富悬殊,夫妻经常吵闹。崔二公也嫌朱买臣不肯进取,便让女儿向丈夫讨休书(即离婚)。

  一天,大雪纷飞,朱买臣无法砍柴,刚进家门就遭到妻子的无情奚落和恶毒咒骂,并坚决索要休书。朱买臣劝妻子忍耐,许诺第二年可能得官。崔家女则认为朱买臣一辈子也不会发迹,非要休书不可。朱买臣忍无可忍,一气之下写了休书。后来由于司徒严助的举荐,朱买臣做了官,任家乡会稽郡太守。当朱买臣的好友王安道宴请朱买臣的时候,崔二公父女登门求见。崔家女一见朱买臣便下跪、认错;朱买臣把昔日的妻子数落一番,拒不相认。在场的朋友再三相劝,崔家女也誓言要投河自尽,都无济于事。朱买臣让崔家女把一盆水泼在地上,如果坚持要重续婚姻,除非把地上的水全收起来。王安道见此情况,便把崔二公暗中托他送盘缠给朱买臣的事和盘托出。朱买臣心生惭愧,遂回心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