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端午节怎么过
“斗百草”增进儿童辨识花草能力
北京是个文化城市,利用各种节日普及生活常识是京城民俗的一个特点。端午节有纪念屈原的内容、祭祀祖先内容、还有娱乐和社交活动的内容。这一天,京城儿童喜欢玩一种叫斗百草的游戏,参加游戏的人两人持草相对站立,双手持草,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然后用“打赢家”的顺序赛下去,直至选出最后胜利者。这就要求参赛者在参赛前注意寻找那些草或花茎韧的做为自己的“选手”,无形中形成识别花草的要求。那种能“斗” 倒各草的“选手”,则成为大家公认的当日 “百草王”。
乘水临风,“辟毒”游玩
我国自古有“南船北马”之说,南方远行靠船,北方远行靠马,所以南方端午节赛龙舟,而北方在金代曾有骑马射柳的习俗。辛亥革命以后,北京的人在端午节以去昔日皇家园林游玩成为时尚,以去天坛最受欢迎。天坛是旧时皇帝祈年之地,林木多,场地大,虽在外城之中,却有郊游之趣。天坛是圣地,人们认为此地能“辟毒”,所以游人较多。其它皇家园林也是人们爱去的地方。除此之外,什刹海、金鱼池、高梁桥、二闸……均是端午游玩之地。常人春先生把端午出游叫“熙游辟灾”,说得很确切。在各种文献中很少有端午节去颐和园的记载,对当时的城市居民来说,去颐和园一是远,二是贵,结伴同往负担是很大的,相对来说,去天坛是比较容易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