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霸气的十首诗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的具体写作时间不详,在李白被排挤离开长安后,他来到了金陵登上了凤凰台,登高远望写下这首诗。因为这首诗和崔颢的《黄鹤楼》颇为相似,很多人都说这是和崔颢较劲。但诗画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可信。从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来看,他满脑子还是被赶出长安的事。写这首诗还是抒发自己的不满和忧虑。自从被玄宗“赐金放还”后,李白念念不忘的也只有这一件事而已,当一个人把执念全放在一件事上后,其他的事大概就不会再放在心里了。
8.《永王东巡歌其一》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入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到了汉中的玄宗任命永王李璘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永王招贤纳士,邀请李白入其府中做了幕僚。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李璘擅自率领水军东巡,沿着长江而下,李白在军中写下十一首《永王东巡歌》,抒发自己的报国之情。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李邕的确有识人之明,李白政治眼光确实不太好,永王擅自引兵东巡,类似谋反,最终遭到朝廷军队的围剿,永王兵败被杀,李白也因罪入狱。
9.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受永王连累被下狱,唐肃宗曾一度想判他死罪,但在众多大臣的求情下改判流放夜郎。当李白路过白帝城时,突然收到朝廷大赦天下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这首《早发白帝城》就写在这一背景下,诗中写顺流而下的小舟,主要突出轻快二字,这也反映了历劫归来的李白心情轻快。李白以58岁的年龄,被流放夜郎,抛妻别子,走向长途,忽然遇赦,得以归家,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10.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走到人生尽头的李白写下了人生最后一首诗。你可以把它当成李白给自己写的墓志铭。李白的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然而最终就像是一只折断翅膀的大鹏鸟,再也飞不起来了。这首诗说明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
(本文推荐的第一首)
李白作为国民诗人,他的傲气是众人皆知。他自小读遍经史子集,15岁便以诗词名动一时,除此之外,他还长于剑术,常常携剑游历江湖。那时的李白少年心性,一腔任侠气。于是,这造就了他的一身傲骨。如果要选李白最霸气、狂傲的一首诗,首推《上李邕》,全诗充满这个少年郎的桀骜不驯,堪称诗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