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原文详解及练习题
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B、①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C、①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D、①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8、对文中划线句子中的四个“后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两个“后人”都指代秦以后的统治者。
B、①②③都指秦代以后的统治者。
C、③指唐以后的统治者。
D、④指唐朝统治者。
(三)语段拓展(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也。少仁爱,好《老》《易》,居县北石山下。孙恩乱后饥荒,县令庾肃之迎出县南废头里,为立小宅,临溪,有山水之玩。时复还石山精庐,与诸孤兄子共釜庾之资,困不改节。受琴于戴逵,王敬弘深敬之。郡州府凡十二命,皆不就。
有人窃其园菜者,还见之,乃自逃隐,待窃者取足去后乃出。人拔其屋后笋,令人止之,曰:“惜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乃令人买大笋送与之。盗者惭不取,道虔使置其门内而还。常以捃拾自资,同捃者争穗,道虔谏之不止,悉以其所得与之,争者愧恧。后每争,辄云:“勿令居士知。”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既还,分身上衣及钱,悉供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年少,相率受学。道虔常无食,无以立学徒。武康令孔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咸得有成。太祖闻之,遣使存问,赐钱三万,米二百斛,悉以嫁娶孤兄子。征员外散骑侍郎,不就。累世事佛,推父祖旧宅为寺。至四月八日,每请像。请像之日,辄举家感恸焉。道虔年老,菜食,恆无经日之资,而琴书为乐,孜孜不倦。太祖敕郡县令,随时资给。元嘉二十六年,卒,时年八十二。(选自《宋书》卷六十三)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诸孤兄子共釜庾之资,困不改节 改节:改变节操
B、悉以其所得与之,争者愧恧 愧恧:惭愧
C、太祖闻之,遣使存问 存问:慰问
D、请像之日,辄举家感恸焉 感恸:感动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待窃者取足去后乃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悉以其所得与之/策扶老以流憩
C、与诸孤兄子共釜庾之资/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D、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亲故多劝余为小吏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说明沈道虔“仁爱”的一组是( )(3分)
①与诸孤兄子共釜庾之资
②郡州府凡十二命,皆不就
③待窃者取足去后乃出
④乃令人买大笋送与之
⑤悉以嫁娶孤兄子
⑥武康令孔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咸得有成
A、①③④⑤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沈道虔跟随戴逵学习弹琴,王敬弘深深地敬仰他。郡州府衙多次征召他,他都没有应命。
B、有人偷了沈道虔家菜园里的菜,沈道虔回来看到了,生怕发生冲突,便躲了起来,等偷菜的人拿够了离开后才出来。
C、沈道虔常常以拾稻麦过日子,跟他一起拾麦的人相互抢麦穗,道虔劝他们不要这样做,他们不听,道虔便把自己的全部给他们。
D、沈道虔家好几代信奉佛教,他便把长辈们原来居住的故宅改为寺庙。每年至四月初八,都敬请佛像。
1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9分,每句3分)
(1)盗者惭不取,道虔使置其门内而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还,分身上衣及钱,悉供诸兄弟子无衣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道虔年老,菜食,恆无经日之资,而琴书为乐,孜孜不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