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万花筒 > 实用文 >西递宏村导游词

西递宏村导游词

  都说,想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生活,请到北京来,想了解中国古代明清平民生活,请到黟县去,此次旅行我们所要游览的西递、宏村正是座落于黟县,黟县位于黄山南麓,黄山古称黟山,黟县因山而得名。黟县始建于公元前221年,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黟县境内分布有数百个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较为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时期建造的古名居3700余幢,在一个有限的地域内能完整的保存如此众多的古名居,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罕见的奇迹这些古民居仿佛是飞速发展的人类文明无意间遗落下的迷人长卷,置身于这些古村落中,如同徘徊在久远的中国历史长廊,西递、宏村正是这些古村落中的杰出代表。西递、宏村20xx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我们此次旅行的第一个目的地。被专家、学者称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的西递。(低头看表)现在距离西递还有20分钟的车程,请大家按奈住激动的心情,听我简单的介绍西递的概况。

  西递位于黟县县城东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高出俯瞰,鳞次节比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似一船形。,据考证:西递人本不姓胡,县志中有记载,西川胡族(历史曾称西递为西川),其本李姓,唐昭宗李晔子昌翼公,因避梁太祖朱温难,育于婺源胡氏,遂从胡姓。

  西递宏村导游词9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桃花源里人家”——安徽西递宏村旅游,我是你们此次西递宏村之旅的导游。

  我们还有10分钟就可以到达西递了,在这段时间,就请允许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西递宏村。西递宏村坐落在黄山市黟县境内,20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4A级旅游区,并成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xx年它们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魅力名镇”。

  西递和宏村,是徽派民居的代表,前者享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称,后者素有“中国画里乡村”之赞誉。走进这里,就如步入一卷悠远华丽的历史,徜徉其中,得以涵咏古徽州文化的内蕴。

  说到黟县,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晋诗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那大家知不知道五柳先生所描写的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在哪里呢?是的,这位游客说对了,它就在我们黟县。先生的后人想象黟县就是他们祖先描写的《桃花源记》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于是慕名迁居这里。所以,黟县又有“小桃源”之称,大诗人李白游古黟是曾赋诗赞美道:“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在西递和宏村的古民居中,处处可见到字体俊秀、雅俗共赏的楹联。透过这些楹联中的佳句妙语,我们能够探寻到古徽州人重商、重仕、崇善的人生哲学;在这些楹联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经商为官、处事做人,可能还有着可以借鉴的地方,可以传承的理念,可以发扬光大的精神。

  西递:西递,这个名字的由来,是由于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原来称为"西川"。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它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但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建筑和路面都用大理石铺砌,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使游客如置身迷宫。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游览“中国古民居博物馆”之称的西递村,西递是一处建于北宋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迄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西递村风光秀丽四面环山,群峰连绵,它所有的街道均已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扰,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

  西递有很多学生在写生,几乎每个胡同里都有学生在画画,空气里总飘着一股淡淡的颜料的味道。人在画中作画,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斑驳的墙壁,历经百年风雨洗礼,老旧的街道,是每个老徽州人儿时嬉戏的小路,欢声笑语似乎还在耳边回荡。相比于那冰冷的高楼大厦,这里充满了别样的温暖。穿梭在大大小小的胡同里,让您更好的感受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