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晋明帝数岁赏析文言文翻译

晋明帝数岁赏析文言文翻译

【原文】

  4.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①,年仅七岁,在床边戏。于是闻语,神情如不相属。暝于灯下,二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注释】

  ①中外孙:儿子所生子为中孙,女儿所生子为外孙。

【翻译】

  司空顾和与当代的名流们清谈。他的外孙张玄之和孙子顾敷当时都是七岁,就在大人们的坐榻边玩耍。看他们的神情,好像对谈话的内容并不关心。当顾和在灯下闭目养神的时候,听到两个小孩开始复述之前主人与客人之间的谈话,竟然毫无遗漏。顾和听了很激动,过去提着他们的耳朵说:“没想到,我们这个衰落的家族还生出了这样的宝贝!”

  主页 > 世说新语 > 全文 > 夙惠 第十二 >

【原文】

  5.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①,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②。”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注释】

  ①襦(rú):短袄。

  ②复裈(kūn):夹裤。

【翻译】

  韩伯只有几岁大的时候,他的家境非常贫穷,到了寒冷的日子里,还只穿一件短袄,是他母亲殷夫人亲手缝制的。母亲做短袄的时候,就让韩伯拿着熨斗,对韩伯说:“你暂时先穿短袄,马上给你做一件夹裤。”韩伯说:“已经够了,不需要夹裤。”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回答:“火在熨斗里面,但是熨斗的柄也就热了,我已经穿上了短袄,自然下身也会暖和,所以也不需要夹裤了。”母亲听了这话,深深感到惊讶,知道儿子以后会是国家栋梁之材。

【原文】

  6.晋孝武①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著复衣,但著单练衫五六重,夜则累茵褥②。谢公谏曰:“圣体宜令有常。陛下昼过冷,夜过热,恐非摄养之术。”帝曰:“昼动夜静③。”谢公出,叹曰:“上理不减先帝④。”

【注释】

  ①晋孝武:孝武帝司马曜,简文帝的儿子。

  ②茵褥:褥子。

  ③昼动夜静:《老子》第四十五章“躁胜寒,静胜热”。

  ④先帝:这里指简文帝司马昱,晋元帝司马睿的幼子,东晋第八位皇帝。

【翻译】

  晋孝武帝司马曜十二岁的冬天,他白天不穿夹衣,只穿五六件白绢做的单衣,夜里睡觉的时候却要铺上好几层被褥。谢安劝说:“皇上保养身体要有规律。陛下白天穿得太少,夜里盖得太多,这恐怕不是养生的办法。”孝武帝说:“白天在动,会热;夜晚很静,心静自然凉。”谢安告辞出来后,赞叹道:“皇上说玄理的能力不比先帝差啊。”

【点评】

  孝武帝小时候还挺会养生的,不过长大之后就纵情酒色,无所作为,最后喝醉酒说错话被张贵妃害死。

【原文】

  7.桓宣武薨,桓南郡年五岁,服始除,桓车骑①与送故②文武别,因指语南郡:“此皆汝家故吏佐。”玄应声恸哭,酸感傍人。车骑每自目己坐曰:“灵宝成人,当以此坐还之。”鞠爱过于所生。

【注释】

  ①桓车骑:桓冲(328—384),东晋名将,字幼子,小字买德郎,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宣城内史桓彝的第五个儿子,大司马桓温的弟弟,桓楚武悼帝桓玄的叔叔。历官征虏将军、振威将军、江州刺史、丰城公等。

  ②送故:指护送遗体回乡的下属。

【翻译】

  桓温去世时,儿子桓玄只有五岁,守孝期满刚脱下丧服时,他的叔父车骑将军桓冲和一帮送丧的文武官员前来告别,桓冲指着这帮人对桓玄说:“这些人都是你家的老部下。”桓玄听了后随即大哭,悲伤感人。桓冲经常看着自己的座位说:“等桓玄长大成人之后,这个位置要还给他。”桓冲对桓玄的抚养爱护之情,胜过了对待自己的子女。

【点评】

  桓温死前,指定桓玄为自己的接班人,让部下和亲属好生培养。而弟弟桓冲也是尽心尽力扶植,虽然暂代哥哥桓温的位置,也是为桓玄将来做准备。桓玄长大之后,威逼晋安帝禅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桓楚,改元“永始”,追封父亲桓温为宣武皇帝,算是完成了父亲的人生目标。不过很快被刘裕打败,成了刘宋王朝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