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的传统风俗习惯
谷雨节气来历
公历4月20日或21日节令交谷雨,这天太阳到达黄经30度,当日正午用圣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五尺三寸二分,相当于今天的1.313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辰的位置,也就是东南方,这时一般为农历三月,又叫辰月或蚕月。十二消息卦为夬卦,卦象夬表示阳气居多,气温已高,适宜人们日常务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这里从雨水开始的“雨”到补雨的“雨”,同是一字却有了很大的变化,雨水是由寒冷的冬天转暖后的初春雨,气温低,水雾细绵绵,随春风飘落,有I寸落地后过夜即冻成冰。从雨水到谷雨已历时两个月,春季也已过半,气温也稳定了下来,很少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了,这时节,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极适宜农作物的播种及生长,这时的雨是“雨生百爷”的意思。不过这谷雨的谷字可不是指补子这一种庄稼,而是粮食作物的总称,通指我们日常所说的“五谷杂粮”,即庄稼、农作物。
谷雨节气习俗
谷雨茶
饮茶:谷雨饮茶,说是能清火,辟邪,明目,对健康有益。所以不管懂不懂茶,都会在谷雨天喝茶,而谷雨天的茶,其实很有讲究,谷雨茶也称为雨前茶,也有人叫作二春茶,在懂得茶道的人眼中,也是一年中喝茶的好时节。
祭祀仓颉
祭祀仓颉:文祖仓颉,黄帝的左史官,传说他双瞳四目,天生睿德,擅长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整理记录鸟兽的足迹,并能照其形创造文字,开创了我华夏文明之根基。自汉代以来,国人中就有了祭祀仓颉的活动,传说仓颉创造文字后,“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从此人间便有了“谷雨”节,而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当然会在谷雨节气祭祀这位开辟者。
仓颉造字
灭五毒:这个习俗其实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智慧,因为谷雨之后,气温回暖,各种蚊虫再次出现,这个时候清理家庭卫生,灭虫害,是防范于未然。
祭海
祭海:这是沿海地区才有的习俗,好像是因为这个季节海水也因为天气变化而回暖,许多鱼会趋于动物本能游到海水上方靠近阳光的位置,便于渔民捕鱼。渔民们祭拜大海,当然是希望自己出海平安,满载而归。
谷雨三朝看牡丹
赏牡丹:所谓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会在谷雨节气前后开花,于是谷雨赏花也成为了谷雨节气的习俗之一,更让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
走亲戚:也就是古时所谓的“走谷雨”,谷雨这天,古时候被闷在家里的青年女子,会走走亲戚,一起野外踏青。
谷雨节气的含义
谷雨含义一
谷雨,顾名思义也就是播谷降雨的意思。换句话说,这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因为在谷雨时节雨水会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谷雨前后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关于谷雨是什么意思,古人曾有“雨生百谷”之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增多,这时期雨水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很有作用。越冬作物需要雨水以利返青拔节,春播作物也需要雨水才能播种出苗,雨水大大有利于谷类作物生长,故称“谷雨”。
谷雨含义二
关于谷雨和仓颉的关系,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这就是现在的“谷雨”节气。
谷雨时节的典故
夏历有二十四个节气,第六个是谷雨节。这谷雨二字咋讲?为什么用它做节气名?要弄清其中的缘故,还得从仓颉造字说起。
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独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啥呢?奖了个金人。那一天晚上,仓颉正在甜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挣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这是啥缘故,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偶然捡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得,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晋献。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