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演绎 > 人文 >立秋节气的寓意和传统习俗

立秋节气的寓意和传统习俗

  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等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就要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每年立秋的时间都一样吗

  立秋是每年8月7或8或9日,每年立秋日子不固定。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于公历8月07-09日交节。在立秋节气期间,太阳从巨蟹座运行到狮子座。夜晚观天时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干“申”的方向。交立秋的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之时太阳处在赤纬+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23°26'已经向南偏了不少。

关于立秋的古诗

  1、立秋夕凉风

  [唐]白居易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余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2、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