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翼而飞,毛而走,去而言,李薄为江淮发运使阅读答案

翼而飞,毛而走,去而言,李薄为江淮发运使阅读答案

  1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六个人喝要按照七个人行碗”错,根据文本一末段“若六人,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可知,如果是六个人喝茶,就按五个人行三碗茶,壶中所留茶汤给多出来的那个人,而非按七个人行碗。故选B项。

  13.(1)上天哺育万物,都有它最精妙的地方,人们擅长的,只是那些浅显易做的事情。(关键点“至”“工”“猎”每点1分,大意1分)

  (2)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关键点“奏计""当途”“纪极”每点1分,大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1)至:极,最。工:善于,擅长。猎:此处意为“做

  事”。(2)奏计:年终向中央奏报所掌地方的财政等情况。当途:朝中当权的大臣。纪极:限度。

  14.①人们的煮茶方法不当。②人们对与茶相关的知识知之甚浅(不懂饮茶)。(每点1分,两点都对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根据文本一第三段“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可知,作者认为人们在煮茶时所遵循的方法是不恰当的。根据文本一第四段“人之所工,但猎浅易”可知,人们对与茶相关的知识知之甚浅,后面的内容通过“屋精极”“衣精极”“食与酒皆精极”与“茶有九难”做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这一点。

  【参考译文】

  文本一:

  禽鸟有翅膀能飞翔,兽类有皮毛能跑动,人开口能说话,这三者都生活在天地之间,依靠喝水、吃东西来维持生命。可见喝饮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啊!为了解渴,则要喝水;为了消解愁闷,则要喝酒;为了提神并解除困倦,则要喝茶。

  茶作为饮料,开始于神农氏,由周公旦做文字记载被大家了解,春秋时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扬雄、司马相如,晋代的刘琨、左思等人都爱喝茶。(后来喝茶的习惯)随着时间一天天广泛流传,逐渐成为风气,到了我唐朝,达到非常盛行(的程度),在西安、洛阳两个都城和江陵、重庆等地,家家户户把茶当作饮品。

  茶的种类,有粗茶、散茶、茶饼。(要饮用饼茶时)用刀砍开,炒,烤干,捣碎,放到瓶缶中,用开水冲灌,这叫作“夹生茶”。有时加葱、姜、枣等,煮开很长的时间,把茶汤扬起变清,有时还要煮好后把茶上的“沫”去掉,这样的茶无异于倒在沟渠里的废水,可是一般人们都习惯这么做而不知道改正。

  啊!上天哺育万物,都有它最精妙的地方,人们擅长的,只是那些浅显易做的事情。住的是房屋,房屋构造精致极了;穿的是衣服,衣服做得精美极了;填饱肚子的是饮食,食物和酒都精美极了;茶有九难:一是制造,二是识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是炙烤,七是捣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饮。阴天采,夜间焙,是制造不当。凭口嚼辨味,鼻闻辨香,是鉴别不当。用沾染了膻气的锅与腥气的盆,是器具不当。用有油烟的柴和烤过肉的炭,是燃料不当。用流动很急或停滞不流的水,是用水不当。烤得外熟内生,是炙烤不当。捣得太细,成了绿色的粉末,是捣碎不当。操作不熟练,搅动太急,是烧煮不当。夏天才喝,而冬天不喝,是饮用不当。

  属于珍贵鲜美、馨香浓郁的茶,(一炉)只有三碗,其次是五碗。假若喝茶的客人达到五人,就舀出三碗传着喝;达到七人,就舀出五碗传着喝;假若是六人,不必管碗数(意谓照五人那样舀三碗),只不过缺少一人的罢了,那就用“隽永”来补充缺的那个人。

  文本二:

  李溥为江淮发运使,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时,李溥利用奏事的机会,大肆夸赞浙江茶叶的美味精致,又说:“自来向皇宫进贡的,只有建州的饼茶,而浙江茶不曾成为贡品。我用节余的钱买到数千斤浙江茶,请求允许贡入内宫。”(他所调度的运茶船)直接从京城大门下的汴水道牵挽到城里,号称“进奉皇帝的茶纲”,有关部门都不敢盘查。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他都装入了私囊。李溥晚年因为贿赂遭查处落败,被贬官流放到海州,然而他首开的茶贡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每当发运使入奏茶纲进京,长长的大船遮蔽河面,从泗州连行七日到达京城。我出使淮南时,见有满载着货物准备入汴京的船只,曾设法弄到这些船只的货物单,上面虽写着“两浙笺纸三暖船”,其实所运送的其他贡物或私载的货物,都不亚于簿子上所登记的物品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