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王昌龄《闺怨》葛鸦儿《怀良人》阅读答案

王昌龄《闺怨》葛鸦儿《怀良人》阅读答案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怀良人

  葛鸦儿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①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注】①胡麻:芝麻。民间流传有“种时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的说法。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王诗题为“闺怨”,开头却说“不知愁”,似乎违反题面,其实是作者有意为之,目的是突出女子家境优裕。

  B.王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写闺中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耐人寻味。

  C.葛诗第三句诗人运用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巧妙,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

  D.“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16.请简析两首诗中女主人公形象的异同。(6分)

  答

  15.A。解析:“目的是突出女子家境优裕”错误。“不知愁”反映了少妇的年轻、不经世事,与后文“悔”形成对比。

  16.①同:孤单寂寞,思念丈夫。(2分)

  ②异:葛诗女主人公是底层劳动妇女,她贫困潦倒,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身上穿着嫁时衣;王诗女主人公是上流贵妇,她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看到陌头杨柳返青,想到年华空逝,无奈懊悔。(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