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李涉《登山》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

李涉《登山》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

  登山

  唐·李涉①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②逢僧话,又得浮生③半日闲。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④,青眼⑤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李涉,中唐诗人,此诗为作者被贬往硖州任司仓参军遇赦后,访吴楚时所作。②竹院:指寺庙。③浮生;源于《庄子·刻意》篇“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指人生在世就像水面上的漂浮物,飘忽不定。④出自《吕氏春秋·本味篇》:“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⑤青眼: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诗颔联中“忽”字表明诗人是无意听闻,表现了他对外界情况的漠不关心;“强”字表明他并不想去登山,带有勉强和不情愿的意味。

  B.李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全诗语言隽秀别致,含思悠然,清淡自然,极具禅意,颇有豁然开朗的艺术效果。

  C.黄诗首联以“了却”两字表明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心情,透露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倚”字则写出诗人对登快阁赏景的喜爱。

  D.黄诗尾联借眼前“归船”“白鸥”抒已之情,既照应登快阁所见的澄江美景,又表达了心中冀望,首尾呼应,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

  16.同为登高所作,两首诗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

  15.D(“眼前的‘归船’‘白鸥’说法错误,“归船”“白鸥”并非眼前之景,是作者的想象和期待。)

  16.手法:①李诗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开篇写自己消沉浑噩,昏醉度日,带着勉强情绪登山是抑;后句写自己与僧谈话得半日闲暇是扬。②黄诗巧用典故,用伯牙捧琴谢知音和阮籍青白眼之故事抒己之情。(手法各1分,分析1分)

  情感:①李诗表达了诗人仕途不顺的苦闷以及茅塞顿开后的轻松愉悦之情,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要平和心态、淡化得失、从容乐观对待人生。②黄诗抒发了知音难觅的孤独惆怅以及归隐江湖、渴望自由的志趣。“朱弦已绝”“聊因酒横”叹世无知音,孤独寂寞;尾联“归船”“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情感各1分,分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