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秋日登海州乘槎亭阅读答案-张耒,海上西风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

秋日登海州乘槎亭阅读答案-张耒,海上西风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

  秋日登海州乘槎亭①

  张耒

  海上西风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

  人家日暖樵渔乐,山路秋晴松柏香。

  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

  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

  【注】①海州:宋时治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乘槎亭:海州(今江苏灌云县)江北水乡的著名景点。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登高揽胜,点明时间、地点,展现海上西风、水天苍茫的壮阔景象。

  B. 颔联以城外人家捕鱼采樵自得其乐,山间小路松柏生香凸显海州人民生活的惬意。

  C. 颈联以“鸿阵”写出天空的广阔,以“橹声忙”,写出健儿与风涛搏斗的惊险情状。

  D. 诗人立足亭中,放眼海上,写景时远时近,忽上忽下,描绘了幽美景色和宏阔气象。

  16. 张耒形容文人充沛的思想感情在文学创作中喷薄而出时说“舒为沦涟(微波),鼓为波涛,激之为风飙,怒之为雷霆”,请结合此句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

  15. C.“写出健儿与风涛搏斗的惊险情状”错误,应为“写出健儿在风涛中奋力划桨的情状”。

  16. ①颔联的人家樵渔、山路松柏,舒展(从容)似“沦涟”,流露诗人对渔樵生活的欣赏;②颈联的飞来雁阵、归去橹声,振奋如“波涛”,表现诗人对勃勃生机的赞美;③尾联的乘槎浮海,寻觅蓬莱仙山,激愤近似“风雷”,(诗人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或:茫茫海水,参差风浪,近似“风飙”和“雷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舒为沦涟(微波),鼓为波涛,激之为风飙,怒之为雷霆”这是张耒形容文人充沛的思想感情在文学创作中喷薄而出时所说的名言。

  “人家日暖樵渔乐,山路秋晴松柏香”水乡风和日丽,人们捕鱼采樵自得其乐。一条小路蜿蜒曲折伸向远方,秋高气爽,晴空明净,青松翠柏,浓郁馨香。此诗中的人家樵渔,山路松柏,可以比作“沦涟”,流露诗人对渔樵生活的欣赏。

  “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隔水仰望,一群大雁正翱翔在晴空之上,近海浮舟星罗荡漾,趁潮归去的舟子使劲摇橹真忙。隔水雁阵,趁潮橹声,可以比作“波涛”,表现诗人对勃勃生机的赞美。

  “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世外高人究竟在何处呢?哦!大约在那烟雾缭绕、海浪滔天的夕阳尽头吧。茫茫海水,参差烟浪,便近似“风飙”和“雷霆”,(诗人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