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聚八仙·梅影阅读答案
瑶台聚八仙·梅影
张炎
余昔有梅影词,今重为模写。
近水横斜。先得月、玉树宛若笼纱。散迹苔烟,墨晕净洗铅华。误入罗浮身外梦,似花又却 似非花。探寒葩。倩人醉里,扶过溪沙。
竹篱几番倦倚,看乍无乍有,如寄生涯。更好一枝, 时到素壁檐牙。香深与春暗却,且休把江头千树夸。东家女,试淡妆颠倒,难胜西家。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近水横斜”句,有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之意趣,表现梅树的疏落之姿。
B. “先得月”句,寓“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以梅影烘托出月色的皎洁无瑕。
C. “探寒葩”句,“探”字有“探望”之意,生动写出词人赏梅之切、爱梅之深。
D. “竹篱”三句,“乍”字写出梅影时有时无之态,引发作者人生如寄的感慨。
13.本词对梅影的描写蕴含着作者的审美追求。请任选画线四句中的两句,从内容和手法角度进 行分析。(6分)
答
12.(3分)B
13.(6分)答案示例:
“散迹苔烟,墨晕净洗铅华”句,写月色之下,青苔满布,如茵席一样,梅影散落在上面,宛若墨痕。诗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落在青苔上的梅影如墨笔在纸上晕染,形象生动写出梅影素雅淡洁、不事雕琢的特点,蕴含着作者以素雅为美的审美追求。
“倩人醉里,扶过溪沙”句,写梅影映在溪边沙地上,摇曳多姿。诗人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梅影如醉酒后被人搀扶走过溪沙的美人,形象生动地写出梅影娇柔、婀娜的姿态,蕴含着作者对灵动柔美的赞许。
“更好一枝,时到素壁檐牙”句,写一枝梅花,在月光下投影在白墙之上,一派空灵。诗人使用烘托的手法,用素淡的墙壁衬托梅影,突出梅影疏淡素雅的特点,表达作者以清雅空灵为美的审美追求。
“东家女,试淡妆颠倒,难胜西家”,诗人化用“东施效颦”的典故,把梅影比作西家子,将江头千树比作东家女,通过对比手法,表达无论东家女如何粉饰,也比不过西子自然美的观点,表达作者以自然素雅为美的审美追求。
【评分标准】每句分析3分(结合诗句内容,1分;结合诗句使用的艺术手法,1分;分析作者的审美追求,1分)。任选其中2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