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月下吟三首(其二)阅读答案,江天月色自清秋,不管人间底许愁

月下吟三首(其二)阅读答案,江天月色自清秋,不管人间底许愁

  月下吟三首(其二)

  王守仁

  江天月色自清秋,不管人间底许愁。

  谩拟翠华①旋北极,正怜白发倚南楼。

  狼烽绝塞寒初入,鹤怨空山②夜未休。

  莫重三公轻一日,虚名真觉是浮沤③。

  【注】①翠华:用翠羽装饰旗杆的旗帜,一般代指帝王仪仗。②鹤怨空山:南朝齐周颙曾隐居北山,后受诏出仕,有人以“鹤怨空山”讥之。③浮沤:水面的泡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秋夜江边月色清澈,上下辉映澄明,清秋明净的月色用烘托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的不平静。

  B.颔联精选“翠华”“北极”“白发”“南楼”等典型意象,想象奇崛,虚实结合,对仗工稳。

  C.颈联下句“夜未休”写出了长夜漫漫,诗人思绪联翩,夜不成寐的复杂情感。

  D.全诗写月下所见所思,将写景、抒情、用典、议论相结合,风格高华,意气自足。

  16.后人评价这首诗“一任胸臆”,请简要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胸臆”。(6分)

  答

  15.(3分)A(不是烘托,是反衬,首联写明净美好的月色反衬忧愁,以乐景衬哀情)

  16.(6分)①“正怜白发”表达了年华易逝、人生多忧;②“狼烽绝塞”表达了作者对边境战事不休的忧虑。③“鹤怨空山” 表达了诗人隐居和出仕矛盾的心情;④“莫重三公”“虚名浮沤”表达了对利禄虚名的鄙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