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十三年。初,刘表二子琦、琮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

十三年。初,刘表二子琦、琮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

13.(1)现在你放下军队擅自前来,必定会被谴责,使他愤怒,加重他的病情,这不是体现孝顺的做法。(关键词“释”:放下、意译为离开也可以给分。“擅”:擅自。“见”:被。“非.....道也”:否定判断句。各1分,句意1分)

(2)(你)现在虽然拥有大批人马,但是真正能披甲作战的人很少,如果曹军大军到来,凭什么来抵抗(他)呢?(关键词“被”:披、穿。“若”:如果。“拒”:抵抗。各1分。宾语前置句“何以拒之”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当初,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刘表替刘琮娶了他后妻蔡氏的侄女,蔡氏就喜欢刘琮而厌恶刘琦,刘表的妻弟蔡瑁和外甥张允都受到刘表的宠幸,经常在刘表面前诋毁刘琦,赞颂刘琮。刘琦心中不安,就向请葛亮请教保全自己的策略,诸葛亮没有回答。后来刘琦与诸葛亮一起登上高楼,于是让人把楼梯撤去,刘琦对诸葛亮说:“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话从你口中说出,进入我的耳朵,可以说了吗?”诸葛亮说,“你难道不知道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子申生在国都性命不保,而公子重耳却因为居住在外而安全吗?”刘琦领悟了诸葛亮的意思。恰好江夏太守黄祖死去,刘琦请求接替黄祖的职务,刘表就任命刘琦为江夏太守。刘表病重,刘琦回去探视。蔡瑁、张允恐怕刘琦见到刘表后触动父子之情,相互感伤。刘表甚至可能将他作为继承人,于是就对刘琦说:”将军委派你镇守江夏,责任十分重大。现在你放下军队擅自前来,必定会被谴责,使他愤怒,加重他的病情,这不是体现孝顺的做法”于是就把刘琦阻挡在门外,不让他见刘表,刘琦只流着眼泪离开。刘表死后,蔡瑁、张允等人立刘琮为继承人。

章陵太守蒯越及下面分科办事的属官傅巽等人劝说刘琮投降曹操,说“叛逆和顺从有一定的规范,力量的强弱有一定的发展态势。凭借臣子的身份来抗拒天子,这是叛逆的行为。刘琮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九月,曹操的军队到达新野,刘琮于是带全州投降。当时刘备驻扎在樊城,刘琮不敢把投降曹操的事告诉他。刘备过了很久才发觉,派亲信去问刘琮,刘琮派属官宋忠去向刘备传达旨意。当时曹操已经到了宛城,刘备十分惊恐,刘备急忙召集部属商量对策。有人劝刘备进攻刘琮,这样可以夺取荆州。刘备说:“刘表临死前把儿子托付给我,这样背信弃义、只图私利的事情我不能做。如果那样,我死后有什么脸面去见刘表?”刘备率领他的军队离开樊城,路过襄阳,停下马呼唤刘琮,刘琮很害怕。刘琮的部属和荆州百姓多归附刘备。刘备路过刘表的墓,向他的坟墓拜别,流着眼泪离开,等到到了当阳。当时跟随刘备的人已经达十多万人,数千辆辎重车,每天才走十多里路,另外派关羽率领部众乘坐几百艘船,到江陵会合。有人对刘备说“应该火速前进,保全江陵。你现在虽然拥有大批人马,但是真正能披甲作战的人很少,如果曹军大军到来,凭什么来抵抗他呢?”刘备说:“要做大事一定以民众为根本,现在百姓归附我,我怎么能忍心抛弃他们而去呢?”

习凿齿论曰:刘备即使处在颠沛流离和危险艰难之中,却更讲信义;尽管形势事态危急,说出的话却并不违背道德。他追念刘表当年的旧恩,以情感动三军,眷恋追随他的民众,使这些人都甘心与他共度患难。

刘备终于能建成大业,不也是应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