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阅读答案与翻译
句意:冯谖说:“您曾言‘买些家中缺乏的东西’,臣猜想,您家珠宝堆积,犬马满厩,美女成群。您家中所缺少的,唯有仁义了,因此臣自作主张为殿下买了仁义回来。”
“臣窃计”为主谓结构,“君”修饰“宫中”,应在“君”前断开,排除BC;
“狗马实外厩”是主谓结构,中间不断开,排除A。
故选D。
11. 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
C.正确。“顾”含义相同,都是“回头看”。句意: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荆轲)始终不曾回头。
D.“士不设庙”错误,“士为一庙”,庶人不设庙。
故选D。
12. B.“所以到薛地后他假托王命”表述有误,从原文看,他是假托孟尝君的命令,并非王命。
13. (1)辞别时,冯谖问:“收完债后,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回答:“看着买我家缺少的东西吧。”
(2)于是梁王(魏王)空出最高的职位,让原来的相国做上将军,派出使节,以千斤黄金、百乘马车去聘请孟尝君。
14. ①表层来看冯谖是为了说服梁王聘请孟尝君;②深层目的是提升孟尝君威望,给齐王以危机感,摆脱不被重用的局面。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毕”,结束、完;“市”,买;“寡有”,缺少。
(2)“虚”,空出;“黄金千斤”,定语后置;“聘”,聘请。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冯谖先驱诚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可见表层来看冯谖是为了说服梁王聘请孟尝君;
依据“齐其闻之矣”“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可知, 冯谖的深层目的是提升孟尝君威望,给齐王以危机感,摆脱不被重用的局面。
参考译文:
孟尝君出了一通告示,问门下食客:“请问哪一位通晓账务会计,能替我到薛地收债呢?”冯谖署上名字说:“我能。”于是孟尝君替他备好车马行装,让他载着债券契约出发,辞别时,冯谖问:“收完债后,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回答:“看着买我家缺少的东西吧。”
冯谖赶着马车到薛地,派官吏把该还债的百姓都叫来,核对债券。债券全部核对完毕,冯谖站了起来,假托孟尝君的命令将债款赏给百姓,因此烧掉了那些债券,百姓高呼万岁。
冯谖又马不停蹄地返回齐国都城,一大早就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很奇怪他回来得这么快,穿戴好衣帽就接见他说:“收完债了吗?怎么回来得这般快?”冯谖答道:“都收完了。”“先生替我买了些什么回来?”冯谖说:“您曾言‘买些家中缺乏的东西’,臣猜想,您家珠宝堆积,犬马满厩,美女成群。您家中所缺少的,唯有仁义了,因此臣自作主张为殿下买了仁义回来。”孟尝君说:“你是怎么买仁义的?”冯谖答道:“您有小小的薛地,不但不体恤薛地百姓,反而像商人一样在他们身上榨取利益。臣为君计,私下假传您的命令,将他们所有的债务都免去了,并将所有债权焚毁,百姓都高呼万岁。这就是臣替殿下买的仁义呀!”孟尝君很不高兴,说:“我知道了,先生退下休息吧。”
一年以后,齐王对孟尝君说:“寡人不敢用先王的旧臣来做我的臣子。”孟尝君回到封地薛,还差百里未到,当地百姓就扶老携幼,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仁义,今天才看到。”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三窟,才可得以免死。如今殿下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做到高枕无忧。臣愿替殿下再凿两个洞穴。”孟尝君便给他五十辆车,五百斤金去游说西边的魏国。冯谖来到魏国,对魏惠王说:“齐国放逐他的大臣孟尝君到诸侯国去,诸侯首先迎接他的,国富而兵强。”于是梁王(魏王)空出最高的职位,让原来的相国做上将军,派出使节,以千斤黄金、百乘马车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回薛地对孟尝君说:“千斤黄金是极贵重的聘礼,百乘马车是极隆重的使节。齐国应该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魏国使者往返多次,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去。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君臣震恐,连忙派遣太傅带着千斤黄金,两乘四马花车及宝剑一把,外附书信一封向孟尝君道歉说:“都是寡人不善,遭受祖宗降下的神祸,听信谗言,得罪了先生,寡人不值一提。但请先生顾念先王宗庙,暂且回国执掌政务。”冯谖劝孟尝君说:“希望殿下索取先王的祭器,立宗庙于薛。”宗庙落成,冯谖回报说:“三窟已就,殿下姑且安心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