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箴作诗者》《遣兴 其二》阅读答案-袁枚

《箴作诗者》《遣兴 其二》阅读答案-袁枚

  箴①作诗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②。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遣兴 其二

  袁枚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③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注】①箴:规诫。②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③灵犀一点:作者论诗重“性灵”,此即指性灵。旧说犀牛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见《汉书·西域传赞》颜师古注。唐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说理是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表达作诗的道理服务。

  B.《箴作诗者》首联用典表明不要自夸创作迅速,邹阳、枚乘二人终究被司马相如压倒。

  C.《箴作诗者》颔联先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慢下来,反能见到作者才华。

  D.《遣兴·其二》是规诫为诗者而作,于简淡中道出了创作客体对创作主体的能动关系。

  16、这两首诗中诗人对作诗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

  答

  15D

  16、不矛盾。第一首诗主张写诗要达到精深,唯一的法门是要下苦功。第二首诗主张作诗要寻找灵感,做到化平凡为神奇。二者看似矛盾,实则互为补充。第一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准备阶段,因为灵感的产生必须有平时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感情体验;第二首诗的主张实际上是作诗的产生阶段,因为作诗只有积累没有灵感,也难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