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鹥原文_凫鹥翻译赏析
《凫鹥》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凫鹥在泾,公尸在燕来宁。尔酒既清,尔肴既馨。公尸燕饮,福禄来成。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尔酒既多,尔肴既嘉。公尸燕饮,福禄来为。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尔酒既湑,尔肴伊脯。公尸燕饮,福禄来下。
凫鹥在众,公尸来燕来宗,既燕于宗,福禄攸降。公尸燕饮,福禄来崇。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公尸燕饮,无有后艰。
【前言】
《凫鹥》是西周《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的第四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诗分五章,章四句,除每章的第二句为六言外,其余均为四言句。周代天子及诸侯祭祀,第一日祭祀神灵,是为正祭,,届时改扮神灵之人谓之公尸。第二日,天子或诸侯将宴饮公尸,是谓绎祭。《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注释】
1、凫:野鸭。鹥(衣yī):鸥鸟。《集传》:“凫,水鸟,如鸭者。鹥,鸥也。” 《传疏》:“泾,水中也。”
2、宁:享安宁。《传疏》:“燕,燕饮也。”
3、来成:《通释》:“来成,犹言来崇,成亦重也。”
4、宜:安享。《通释》:“凡神歆其祀通谓之宜。”
5、为:助。《郑笺》:“为犹助也。助成王也。”
6、处:这里指坐。
7、湑:《传疏》:“尔酒既湑,犹云尔酒既清矣。”
8、脯:《说文o肉部》:“脯,干肉也。”
9、潀:港汊。《毛传》:“潀,水会也。”
10、宗:尊敬,尊崇。《毛传》:“宗,尊也。” 李樗(初chū)、黄埙(勋xūn)《毛诗集解》:“来居尊位也。”
11、崇:《毛传》:“崇,重也。”
12、亹:峡中两岸对峙如门的地方。《集传》:“亹,水流峡中,两岸如门也。”
13、熏熏:和悦的样子。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熏熏,当依《说文》作醺醺,谓尸醉也。”
14、欣欣:《毛传》:“欣欣然,乐也。芬芬,香也。”
15、旨:甘美。
【翻译】
野鸭沙鸥在河水,公侯之尸入宴心宽慰。你的酒浆真清冽,你的菜肴真香美。公侯之尸来宴饮,福禄双全永伴随。野鸭沙鸥在河滩,公侯之尸入宴心畅欢。你的美酒量真多,你的佳肴味真鲜。公侯之尸来宴饮,福禄双全永增添。野鸭沙鸥在河渚,公侯之尸入宴心安舒。你的酒浆滤得清,你的肉脯煮得酥。公侯之尸来宴饮,福禄齐降永佑助。野鸭沙鸥在河汉,公侯之尸入宴心欢洽。设宴酬尸到宗庙,福禄所降就在那。公侯之尸来宴饮,福禄不绝临你家。野鸭沙鸥在峡口,公侯之尸入宴乐悠悠。美酒斟酌味芳醇,肥肉烧烤香浓厚。公侯之尸来宴饮,永无祸殃在今后。
【赏析】
本诗是《大雅·生民之什》的第四篇。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在解《生民之什》的第一篇《生民》为“尊祖也”,解第二篇《行苇》为“忠厚也”,解第三篇《既醉》为“大平也”之后,解此篇为“守成也”,云:“大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乐之也。”孔颖达疏云:“《凫鹥》诗者,言保守成功不使失坠也。致太平之君子成王,能执持其盈满,守掌其成功,则神祇祖考皆安宁而爱乐之矣。故作此诗以歌其事也。”
似未为探本之言。宋范处义《诗补传》云:“《既醉》、《凫鹥》皆祭毕燕饮之诗,故皆言公尸,然《既醉》乃诗人托公尸告嘏以祷颂,《凫鹥》则诗人专美公尸之燕饮。”清胡承珙《毛诗后笺》云:“《既醉》为正祭后燕饮之诗,《凫鹥》为事尸日燕饮之诗。”差为近之。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说:“这是周王祭祀祖先的第二天,为酬谢公尸请其赴宴(古称“宾尸”)时所唱的诗。”高亨《诗经今注》也说:“周代贵族在祭祀祖先的次日,为了酬谢尸的辛劳,摆下酒食,请尸来吃,这叫做‘宾尸’,这首诗正是行宾尸之礼所唱的歌。”程、高之说皆从范、胡之说变化而来,而更妥贴圆通,兹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