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叶嘉传原文_文言文叶嘉传翻译赏析

叶嘉传原文_文言文叶嘉传翻译赏析

  【注释】

  [1]《叶嘉传》是苏轼以拟人化手笔为茶叶所写的一篇传记文.叶嘉实指茶叶,嘉与橱同。从文中可见建安种茶始于汉。

  [2]上谷即上谷郡,今河北广灵县。

  [3]郝源即壑源,今建瓯市东峰镇福源村。

  [4]陆先生指茶圣陆羽。

  [5]虽羽知犹未详也句。与历代茶书所说茶经未著建茶有一定的原因,都是因为当时陆羽不甚了解建茶。

  [6]皂囊上封事:是说用黑色的囊封好奏呈。

  [7]饫:饱食,此处引申为听闻。

  [8]捶提顿挫:此处指捶打研磨。

  [9]未经师耳:是喻未经宫廷礼节的教习。

  [10]欧阳高、郑当时、陈平:皆系虚拟名。

  [11]少选间——不一会儿。

  [12]榷法:即榷务。在宋代,茶、盐、蚕丝都曾实行“榷务”办法。榷是国家统制下的专卖制度,在流通过程中以“榷”代税。

  [13]嘉之子二人:实指建茶的二大品系也有人以为系指官茶与民茶二者。

  [14]孔瑾,桑弘羊均为西汉农工物产的官员,桑著有《盐铁论》,主张盐铁由国家统制专卖。

  【翻译】

  叶嘉,福建人。其祖先住在上谷。曾祖父叫茂先,修养高但不喜从官,喜欢游山玩水,见到武夷山风光很是欢喜,于是在此安家扎营。叶茂先曾说:“我种在这里是为功德,虽不一定被时人所采,但定会给后世留香,我的后代一定会在中原得到繁衍,将来人们一定会饮用我而享受我带来的恩惠。”叶茂先死后葬于郝源,而其后代也成了郝源人。

  到了叶嘉一代,年少时就注重好的品行。有人劝叶嘉习武。回答说:“我当为天下英武之精华,练就“一枪一旗”,岂非不是武艺呢?”为此,叶嘉踏上游学之路,途中巧遇陆羽先生,先生认为叶嘉“一枪一旗”有过人之处,便为叶嘉写下了《行录》,并广为传播于世。当时正赶上汉皇帝喜欢读经史,有建安人觐见皇上时奉上《行录》,皇上读了《行录》高兴道:“我独不能与此人同处于一个时代啊!”觐见的人说:“我的同乡叶嘉,气质恬静淡然,清廉高洁,久负盛名,有司理天下之才干,虽然陆羽写他但并不详细呀。”皇上惊讶,令建安太守征召叶嘉,传皇上旨意入京。

  太守马上派人查访到了叶嘉的所在地,并拿出皇帝的诏书给叶嘉看,叶嘉没答应,太守又派使臣去催促。太守说:“叶先生正在闭门制作,研读经史,立志高远,不屑于进京为官,万不可催得太紧。”于是太守亲自到山中,劝说他进京为好,叶嘉这才登车出发。路上,遇到看相的人对叶嘉拱手行礼说:“这位先生容貌和气质超乎寻常,相貌有龙凤之姿,今后定是大贵人”。叶嘉用黑绸口袋封好奏呈。当皇帝见到叶嘉时说:“我久仰你的大名,但不知你实情,我来试试你。”于是回头环顾四周对大臣们说:“看叶嘉外貌似铁,禀性刚强,难以急用,必须用棰子不断敲打捣碎才可以。”于是就对叶嘉吓唬说:“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在你身后,要将你捣之煮之,你意下如何?”叶嘉神态突然兴起,深吸一口气说:“我是住在山林的鄙贱之人,有幸被陛下采摘于此,只要能够普度众生,即便是粉身碎骨,我也绝不会贪生怕死。”皇上听了面露喜色,把叶嘉安排到重要的部门,让他掌管机要事务。并派遣小黄门(比黄门侍郎低一级的官员)监督他。

  过了一段时间,小黄门报告皇上说:“叶嘉做事,实际上是很粗疏的。”皇上说:“我深知他的才干,只因他以前自学而没有拜师不熟悉宫廷礼节罢了。若能拜师学习,以其悟性很快学会,并能达到精通熟练。”于是皇上下令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叶嘉一起做事。欧阳高嫉妒叶嘉刚来就做官得宠,说:“我们都归他管辖了。”并正谋划着要如何排挤叶嘉。恰好皇上到延英殿,急招四人前去说明情况。欧阳高脑子过热,当时用脚踢叶嘉;而陈平也辱骂叶嘉。叶嘉虽然遭受羞辱,但还是从地上站起来,面不改色心不跳。欧阳高见状后悔说:“陛下把叶嘉托付给我们照顾,不能这样对待他呀!”于是他们一同到延英殿去见皇上,欧阳高表面上回报叶嘉的优点,而实际上却说叶嘉很浮夸。叶嘉也如实向皇上诉说。皇上一边责备欧阳高,一边为叶嘉深感怜爱,皇上看着叶嘉的面色很久后说:“叶嘉的确是位清白之士,观其气色似白云飘然。”于是邀请叶嘉一起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