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入蜀记四则》原文、注释和解析

《入蜀记四则》原文、注释和解析

姚守梅

四则 ・之三

(八月)二十一日,过双柳夹1,回望江上,远山重复深秀。自离黄2,虽行夹中3,亦皆旷远。地形渐高,多种菽粟荞麦之属4。晚,泊杨罗5,大堤高柳,居民稠众,鱼贱如土,百钱可饱二十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1 双柳夹:湖北省黄州附近峡名。2 黄:湖北省黄州。3 夹:即峡,指两山夹水处。4 菽(shū):豆类。属:类。5 泊:停船。杨罗(fú):江边地名,在今武昌市以东。

【析点】 清代萧士玮评价陆游的《入蜀记》曰:“随笔所到,如空中之雨,大小萧散,出于自然。”此则记述了一天的航程,不事铺张,不事雕琢,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风物长卷;山深秀,峡旷远,禾香弥漫,民风敦朴……绘景全用写意,逸笔草草,但求神似,颇有大家风范。结尾看似平淡,落笔处却鲜活灵动,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为短文平添了许多情趣,引发后人不少遐思趣想。

如果说陆游许多激昂慷慨的作品是伟岸的松柏的话,那么,如本篇之类就仿佛一片绿叶,一朵素素淡淡的小花儿,总是那么幽幽的,总是那么耐看。

姚守梅

四则 ・之四

(十月)十二日,早过东棂滩1,入马肝峡。石壁高绝处,有石下垂如肝,故以名峡。其傍又有狮子岩,岩中有一小石,蹲踞张颐2,碧草被之3,正如一青狮子。微泉泠泠4,自岩中出。舟行急,不能取尝,当亦佳泉也。溪上又有一孤峰起,秀丽略如小孤山。晚抵新滩,登岸,宿新安驿。夜雪。

1东棂(ling)滩:滩名。滩:水浅多石流急之处。2蹲踞:蹲。张颐:张开口。颐,本意面颊。3被:覆盖。4泠泠(ling ling):水声。

【析点】 这则日记记过马肝峡的情况,峡中景色――峡、岩、泉、峰,历历在目。陆游在绘峡岩之景时,信笔一带,交代了“马肝”与“狮子”命名的由来,一举而两成。在陆游笔下,高垂于石壁形如肝脏的大石奇险,蹲坐张口的青狮生动,微泉幽雅,孤峰秀丽,各具其情趣。写石与岩是摹其形;写微泉则绘其声,自声之悦耳揣想佳泉之味;写孤峰则以人们熟知的小孤山作比,一笔带过:马肝峡之形、声、味、韵毕现于这一则日记中。作者记行绘景,用词也很精到,“滩”是水浅多石流急处,一“过”字表现出行船通过东棂滩之速;“峡”是两山夹水处,一“入”字表现出行船驶进了狭窄的山峡;碧草覆盖在狮子石上用“被”字,使人如见狮身之柔毛;孤峰耸立用“起”字,使人如见孤峰挺拔而出。读这则日记,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不能不钦佩作者那一字传神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