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荷花和莲花有什么区别

荷花和莲花有什么区别

  我们非常熟悉的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托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超凡脱俗,表明了自己的高尚志趣和清正品格。

  【芙蓉】:

  因长在水中,今多称之为水芙蓉。这一说法,比较早应该是“香草美人”屈原的《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缝制翠绿荷叶作为上衣,采集芙蓉花朵作为下衣)王逸注:“芙蓉,莲华也。”“华”是通假字,通花。

  当我们感慨与一件美好的作品浑然天成,没有一点娇柔造作,自然就会想到李白 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南宋画家吴炳的〈〈出水芙蓉图〉〉,更是生动的刻画了荷花清新脱俗的气质。

  【芙蕖】:

  芙蕖,这种称呼我们现在很少听到,三国诗人曹植〈〈洛神赋〉〉中写到:“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走进仔细看,洛神就象从碧水里生长的鲜艳的荷花),

  清代的李渔专门写过〈〈芙蕖〉〉一文,写她的可目、可鼻、可口、可用为中心,说明芙蕖是适合种植的,类似说明文,同时又托物语言志,赞美了芙蕖的奉献精神。“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那部分那一点不供家常日用。)说明了她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菡萏】(未开的花蕾)

  南唐中主李的《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这两句更是写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从绿波中起来,使人发愁。表达诗人无穷悲秋之感。上面的〈〈芙蕖〉〉中写到“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也就是等到花苞开花,荷花更是娇柔鲜嫩了的意思。

  冰心的〈〈荷叶母亲〉〉中就有一句“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里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三、睡莲的称呼(水浮莲、子午莲)

  而睡莲的别称就少多了。我国睡莲的名称,最初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南海有睡莲,夜则花低入水。”明代王圻的《三才图会》,有同样的记载:“南海有睡莲,晓起朝日,夜低入水。”

  睡莲花长在水中,朝开暮合,宁静而安详,雅致绝不亚于荷花。看!一池碧水,微动涟漪,睡莲花好似一位纤尘不染的少女睡卧于碧水之上,神态纯真,因此,它别号“睡美人”。 徐志摩的那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这里的水莲花,视为睡莲,再贴切不过了。

  睡莲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状茎粗短,无节。叶丛生,具细长叶柄,漂浮于水面,纸质或近革质,近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6—llCm,全缘,无毛,上面浓绿,幼叶有褐色斑纹,下面暗紫色。花单生于细长的长梗顶端,多白色,漂浮于水面,宽披针形或窄卵形。

  【芳草地】:事实上,莲花就是荷花,莲、荷原本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学名荷花,俗名莲花),但由於「睡莲」的关系,才使人们容易对莲花与荷花产生误解。偶曾经迷惑了很久,感谢网络朋友和图片作者,拍到如此美妙的荷花(莲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拍到如此美丽的睡莲(睡美人),其“睡态”更显得娇柔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