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佳人全诗、意思及赏析

佳人全诗、意思及赏析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意思

  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

  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

  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

  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

  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

  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

  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

  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

  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

  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

  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

  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韵译

  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

  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

  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

  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

  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

  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

  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

  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

  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

  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

  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注释

  绝代:冠绝当代,举世无双。佳人:貌美的女子。

  幽居:静处闺室,恬淡自守。

  零落:飘零沦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

  丧乱:死亡和祸乱,指遭逢安史之乱。

  官高:指娘家官阶高。

  骨肉:指遭难的兄弟。

  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夫婿:丈夫。

  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

  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

  鸳鸯: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

  旧人:佳人自称。

  卖珠:因生活穷困而卖珠宝。

  牵萝:拾取树藤类枝条。也是写佳人的清贫。

  采柏:采摘柏树叶。动:往往。

  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节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

赏析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

  《佳人》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倾诉被丈夫抛弃的大不幸。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开头两句点题,上句写其貌之美,下句写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称的描状,笔调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