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小屋网
知识盛宴,精彩感动瞬间!
当前位置:首页 > 词语 >《明史·杨博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杨博传》原文及翻译

opp整理 | 日期:02-20

  导语:



  皇帝几度想将杨博召回,又顾虑边疆,便询问严嵩。严嵩一向不喜欢杨博,奏请任命他为江东署理部事,等待秋防完毕后再慢慢计议,于是不召杨博。秋防完毕,加封为太子太保,依然留任镇守。口孛索把伶和反叛了的都记等几度拥轻骑袭扰边关,杨博先后设计擒获了他们。并几次派出骑兵袭击敌寇,敌寇稍稍迁移了营帐。于是杨博倡议修筑前总督翁万达所创设的边墙,招回被敌寇劫掠过的内地民众一千六百多人。又奏请疏通宣府、大同荒田的水利设施,少征租税。朝廷准奏。改任蓟辽总督。秋防完毕,廷议打算召回杨博,吏部尚书吴鹏不赞成。郑晓署兵部,争辩道:“杨博在蓟、辽则蓟、辽安定,在兵部则九边都得平安。”于是被召回,加封少保。

  皇帝很担忧边关,杨博每每事先布署好防务,皇帝倚重他如左右手。曾对内阁大臣讲:“自从杨博入朝,我常常忧虑边关,与杨博谈话让他预先谋划。”杨博进言“:当今九边,蓟镇最重要。奏请敕令边臣驱逐大同的敌寇,使他们不能接近蓟,宣、大诸位将领从独石侦察情况,在黄花、古北诸要害预先设防,不使一骑入关,便是首功。”皇帝称是。

  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月,敌寇拥众窥视蓟州,声称要进犯辽阳。总督杨选率师东进,杨博传檄制止。又亲自给他写了三封信,杨选最终没有听从意见。杨博抚摩着案几叹息“:败了啊!”紧急征兵增援,敌寇已击溃墙子岭守军,进犯通州。皇帝叹息“:庚威望戌年(1550)的事情又重现了。”几路兵马先后赶到。任命宣、大总督江东统帅文武大臣分路驻守皇城、京城,镇辽侯顾寰把京营兵分布在城内外。敌寇化解后向东而去,蹂躏顺义、三河,大肆劫掠之后退去。援兵不发一箭,沿途击毙零散的敌骑或伤残之敌报称首功。皇帝怏怏不乐,告诉杨博说:“敌贼饱掠而去,以后怎么惩戒?”便诛杀了杨选。杨博担忧自己,徐阶全力保护了他。皇帝念及杨博以前的功绩,没有治罪。此后很久,改任吏部尚书。

  隆庆元年(1567),奏请遵循先帝的遗诏,录用曾因劝谏而被治罪的大臣们,死者都受赠赐抚恤。当时统计众吏,山西人没有一人被罢免。给事中胡庆嘉弹劾杨博庇护同乡,杨博接连上疏请求退休。朝廷抚慰挽留,而且对舆论进行了驳斥。在一品官任上三次满考后,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傅。皇帝打算巡游南海子,杨博率领同僚劝谏。御史詹仰庇因直言被罢免,杨博进行了争辩。屯盐部御史庞尚鹏遭议论,杨博提议挽留他。违背了圣意,于是称病归乡。尚书刘体乾等递交奏章请求他留住,没有听从。大学士高拱执掌吏部,举荐杨博堪为将才。皇帝下诏令他任吏部尚书兼理兵部的事务。陈述蓟、昌战守的方针策略,称“:言官认为居守城墙是胆怯,言论可以听听,其实没有什么效果。在墙外迎击,害占七成利为三成;在墙内格斗,利占一成害为九成。凭借城墙据守,称为先抵战场等待敌人。名义称守,实际上是战。我任部督,曾抗拒打来孙的十万之余,认为应当毫无疑虑地据守城墙。”因此陈述明确呼应与援、申明驻守、安排京营、晓谕少数部族、修正内治等事,皇帝全都听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