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声音的成语
89、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90、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91、俯仰唯唯: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92、喏喏连声: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93、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94、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95、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96、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97、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98、咄咄怪事: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99、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100、鬼哭神嚎: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101、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102、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103、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104、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105、音容宛在: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106、鸦雀无闻: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107、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108、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09、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110、群雌粥粥: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111、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112、乳声乳气: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113、无声无色: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114、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115、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116、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117、不绝如线: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118、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119、扼腕叹息: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120、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121、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122、作金石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123、莺声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124、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125、剑头一:剑头:指剑环头小孔;: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126、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27、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128、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形容声音的成语2
不绝如线
近义词:危如累卵、岌岌可危反义词: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
解释: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