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声音的成语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心潮澎湃
近义词:百感交集、热血沸腾反义词:无动于衷、等闲视之、不动声色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释: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出处: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例子:这特大喜讯怎能不让我们~,热血沸腾。
谜语:情绪波动
鸦默雀静
近义词:鸦雀无声、万籁俱寂反义词:沸反盈天、沸沸扬扬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默雀静的,问小丫头子们,他又不肯叫我找园里来。”
例子:贺老师说完了,三个人~地戳在路灯底下。(陈建功《找乐》第五章)
形容声音的成语3
1、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2、狼号鬼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3、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4、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5、饮泣吞声: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6、神号鬼哭: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7、屏声敛息: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8、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9、鸦默雀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10、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11、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12、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13、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14、散伤丑害:形容不和谐的声音。
15、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16、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17、嗳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声。
18、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19、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20、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轻声缓慢地吐词。
21、万籁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22、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23、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24、有声无气:①形容人气息奄奄。②形容说话无精打采。
25、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着。
26、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27、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28、大音希声: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29、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30、鬼哭狼嗥: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31、鸡声鹅斗: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32、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3、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