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语文 >老师的成语

老师的成语

  关于老师的成语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出处:《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古人都知道~的道理,我们更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百世之师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卓为~;杰作雄辞,散落四夷之远。宋・陆游《贺薛安抚兼制置启》

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蘧(道愍)始师章(继伯)。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七・南齐》

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

  出处:茅盾《蚀・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传道受业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出处: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减师半德

  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出处:宋陈善《扪虱新话・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以所谓减师半德也耶。”

教无常师

  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出处:《尚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口传心授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出处: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光未然《戏曲遗产中的现实意义》

老师宿儒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出处:无

良师益友

  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

良师诤友

  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出处:无他是我的良师诤友。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出处:无

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出处:《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青出于蓝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愈变愈妙,可谓~矣。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六

青过于蓝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出处:宋・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青蓝冰水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