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必背文言文经典
9、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 qú)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节选自《庄子·齐物论》,题目为编者所加 提示: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自由惬意,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呢?庄周和蝴蝶必定是有分别的。这种转变就叫做“物化”。 第一句要读出感叹,第二、三句要读出思索,语速可以慢一点,第三句要读出疑问,语气要上扬。第四、五句读得要平缓些。
10、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1、濠上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题目为编者所加 提示: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小白鱼悠闲地游出来,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庄子回答:“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 惠子辩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 庄子回说:“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句话,就是你已经知道我知道了鱼的快乐才来问我,现在我来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惠子原名惠施,是庄子的好朋友,这两位的.一问一答真有意思,你要用辩论的语气来读才好玩呢。最好是同桌分角色来读。
12、 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节选自《庄子·秋水》,题目为编者所加 提示: 秋天里河水上涨,所有小川的水流汇入了黄河,河面波涛汹涌,两岸及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河神洋洋自得,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他顺着水流向东行走,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眺望,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脸色,面对着海神仰首感叹! 这一段文章就是“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来历,读这段古文要注意文章的气势,感受河伯从洋洋自得到惭愧感叹的心理变化。
13、庄子行于山中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节选自《庄子·山木》,题目为编者所加 提示: 这个小故事很有意思,“大木”因无用而长生,“雁”却因不能鸣叫而被杀,从中可以看出庄子主张对事物要灵活地看,不能偏执于一点。 这一段要以讲故事的口吻来读才好。
篇7:高考必背文言文
人教版高考必背文言文
《寡人于国也》
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寡人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政,无如寡人用心者。邻国民不加少,寡人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