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语文 >高考总复习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考总复习语文必背知识点

  三、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 1 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

  四、对比记忆法(有些内容可用图表)

  对比记忆,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例如: 用对比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1)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221年,刘备建蜀。

  篇4:高考总复习历史必背的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

  1、历代赋税制特征、演变原因及作用

  2、水利建设及作用

  3、历代休养生息政策对国家兴盛、民众生活的关系

  4、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15---16世纪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差异

  5、清康乾盛世的原因、本质及与西方发展的差异

  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民族间的相互取长补短

  二、中国近代现代史

  1、近代国人对待西方文化态度的逐渐变化,西方文化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近代前期(19前)中国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两次机遇、成就及经验教训。(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外和好”时期,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共和时期)

  3、19世纪中日现代化道路二阶段、背景、措施、结果比较。

  4、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的影响

  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巨变中,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运动或措施的背景、内容、意义。

  6、对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经济、外交建设的客观分析、评价。(经济建设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7、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8、新中国外交的不断成熟,(国家利益是根本出发点,现在是独立自主、灵活务实的和平外交。

  9、亚洲(尤其是新加坡、南朝鲜)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0、城市经济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

  11、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

  12、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创新;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宽容、尊重、合理吸收

  13、用三个代表的眼光审视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三、世界近代现代史

  1、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全方位影响(促进生产力、经济发展,生产关系调整,阶级、阶层、上层建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重心转移,国家地位变化,国际关系格局调整,世界体系构建,东方从属西方;促进城市化,生活方式变化,思想观念变化;同时,也带来人口膨胀,治安混乱,道德沦丧,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南北差距扩大等问题)

  2、19世纪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原因

  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在独立前,必须先反殖反帝,取得民族独立,解决现代化的政治前提,独立后,现代化建设有成就,土耳其较典型,但各国各地很不均衡,都有许多制约因素,如国内的专制统治,经济基础差,国民素质低,经济政策、结构不合理等,国际有不平等的经济政治秩序等。)

  4、对近现代三大国际关系体系、对国联、联合国历史作用的客观评价

  5、20世纪20-30年代,代表现代化三种模式的美、苏俄、土耳其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不同成就(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土耳其改革)

  6、经济全球化问题

  7、从现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价值观理性化、城市化)的角度看待世界各国、各地区、各阶段的历史进程;现代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影响(注意有利有弊)

  <<<返回目录

  高中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高中历史知识都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有规律的编写的,把高中的历史知识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整理一个知识框架,每次针对模块进行复习,慢慢积累,循序渐进,把模块的内容都背完了,再根据高考考纲整理考试知识点。

  有些历史年份和事件比较难记,可以通过看小故事、图片等方式帮助理解加深记忆,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还能记住知识点。

  不要把笔记整理在笔记本上,要直接整理在课本上相应的位置,复习的时候便于查找还不会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