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语文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复习要点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复习要点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4、回族的形成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 任何朝代都辽阔。

  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浣深远。

  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 和琉球。

  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 族的大融合。

  第 13、14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15 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13、14 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学上的“两司马”史学家年代著作体例

  叙事范围司马迁西汉

  《史记》

  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司马光北宋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战国到五代

  三、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词人代表作品风格婉约派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 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豪放派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慷慨激昂,气势豪迈。辛弃疾4、元曲

  (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5、绘画(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 (2)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 。

  (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4)赵孟頫的画,人称“神品”6、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 15 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 年 都城:应天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 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司

  三司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

  都指挥使司(都司)--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特务统治

  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年间,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 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3、八股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考试命题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考生不许有自己的见解,严重束缚了人们 的思想。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文体: “八股文” 。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2、明成祖加强统治:

  ①1421 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②强化君权,进行削藩;

  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第 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郑和时间1405-1433次数7次人数27000 多人船数200 多艘

  到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