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语文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复习要点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复习要点

  2、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771 年初,蒙古土尔扈特部众,在其杰出的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摆脱了俄国的控制和压迫,踏上了 回归祖国的征途。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三、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2、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 年)

  四、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屿。

  清朝疆域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 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清政府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第 20 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3、丝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4、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5、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 雇用机工进行生产,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 用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 “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 “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 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 “闭关锁国”的影响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3)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第 21、22 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1、明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作者著作价值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被译为多 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宋应星《天工开物》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农政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 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 科学知识的书籍。

  三、古典小说的高峰年代著作作者题材价值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罗贯中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我国最早的 一部长篇历史小 说。

  元末明初

  《水浒传》施耐庵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中期

  《西游记》吴承恩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朝《红楼梦》曹雪芹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戏剧的繁荣

  1、明朝后期最负成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为《牡丹亭》 。 2、京剧的形成: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 19 世纪中期初 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