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归有光《世美堂后记》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归有光《世美堂后记》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故家有零落篇牍”,“故家”意为世家大族,世代仕宦之家,“有”作谓语,“零落篇牍”作宾语,句意完整,“牍”后应断开。

  “辄”作状语,“令”是“里媪访求”的谓语,句意完整,“求”后应断开。

  故选ADG。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

  B.《陈情表》中“责臣逋慢”的“逋”字含义是“懈怠,推迟”。句意:王翁的曾孙因为欠官府的税金,要把世美堂卖掉。/责备我怠慢不敬。

  C.“意思不同”错误,意思相同,均为“了解”。句意: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解你的人了!/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

  D.句意:但是张公是有负于你的啊!/我向天发誓永远不会辜负你。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归有光迁居县城后就再也没来过世美堂”概述不正确。由原文“岁一再至而已”可知,归有光每年还是来过一两次的。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闲靓”,幽静、美好;“俗嚣”,尘世的喧嚣。

  (2)“岁”,年景;“苦”,苦于;“独”,唯独,只有。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根据文章结尾的句子“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可以概括出归有光创作《世美堂后记》的原因是归有光对妻子情深意重和父亲话语的触动。

  参考译文:

  我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宋朝丞相魏公之后。他们家从大名府搬迁到宛丘,后来又迁徙到了馀姚。在元朝至顺年间,他们家出了一位在平江路做官的,又因为他们家在昆山的南戴,所以县里的人都称他们家南戴王氏。曾祖父他性情豪爽洒脱,奇异不凡,与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样,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他们相互之间交情很好,并结成儿女亲家。到成化初年,他们家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厅堂十分宏伟宽敞,极尽优雅的情趣,又在匾上提了“世美”二字。四明山的杨守阯太史为他写作了《世美堂记》。

  嘉靖中期,王翁的曾孙因为欠官府的税金,要把世美堂卖掉。我正在堂中读书,我妻子说:“只要有你在,就不能让人有家园毁坏的悲哀。”我听后,本来觉得很伤感,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于是,我想借钱来还给那个买主(买下世美堂),钱不够,就每年典押借贷。过了五六年,才把那些钱还完。安亭这个地方民风懒惰,土地贫瘠。开始时,县里的人都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我就说了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的典故给他们听,众人都在笑他。我对于家中的财务,自己从来没有计算、核查过。我的妻子也从来不把情况告诉我,只是叫僮奴们去开垦荒地,在大旱的年成,只有我家的地获得丰收。每年当稻子成熟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酿酒给我的父母品尝,自己才敢尝。当丰收了大小麦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做成美味的酱制品给公婆,自己才敢用它做菜。祖宗的祭祀,宾客的接待,子女的婚嫁,亲友间的礼尚往来,她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姐妹中孤苦无依的大都来投奔我,四方往来的读书人没有不照吃和住的。有时候碰到不顺心的忧愁事,她最后都默默接受没有怨言。因为我喜爱读书,那时旧时的书香人家有零散的书籍,她就让邻里的老妇人求借,于是购置的书籍不下几千卷。

  庚戌年的时候,我到京城参加会试落榜,走了十天才到家。那个时候正是芍药花盛开的时候,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她说:“我正想和你一起去鹿门山采药隐居,有什么好遗憾的呢?”长沙张文隐公去世的时候,我悲伤地痛哭,妻子也潸然泪下,说道:“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解你的人了!但是张公是有负于你的啊!”辛亥年五月末,我的妻子去世,是在张文隐公去世后的第二年。

  又过了三年,倭奴侵犯我国边境,在一天之中多次经过了掠夺,我的房子没有被毁坏,堂里的书也没有损毁。后来我一直居住在县城,一年才去两次而已。辛酉年的清明节,我带着儿子儿媳前来祭扫,留下来把损坏的地方加以修葺,长住在这里没有离开。一天,我的父亲闲坐在厅堂里,悲痛地对我说:“房子还在,人却已经不在了,我想念我的女儿啊!”我退下后,十分哀伤,于是将这些记录下来,写了这篇《世美堂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