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阅读答案与翻译-《左传·吕相绝秦》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 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 (节选自《左传·吕相绝秦》)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写答案标号。(3分)
君A若B惠C顾D诸E侯F矜G哀H寡I人J而K赐L之M盟N则O寡P人Q之R愿S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指申明,与《离骚》中“申之以揽茝”的“申”字意思不相同。
B.履,指踩、涉,与《孔雀东南飞》中“足下蹑丝履”的“履”字意思相同。
C.疾,指憎恨,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的“疾”字意思相同。
D.就,指完成,与《劝学》中“金就砺则利”的“就”字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相受命与秦国绝交,先言两国友好关系,提及晋献公去世后秦穆公立即帮助晋文公回国继位的史实。
B.吕相认为晋文公有功于秦:征伐东方诸侯,让虞、夏等国的后代朝见秦王;平息诸侯之怒,让秦军安然回国。
C.白狄是秦国的仇敌,却是晋国的婚姻亲属国。但晋君不顾与白狄的联姻关系,接受了秦国攻打狄族的命令。
D.吕相不卑不亢地向秦君表明,晋国希望与秦国交好,但前提是秦国能施予恩惠使之如愿,否则将与秦国绝交。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4分)
(2)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4分)
14.《古文观止》评“秦晋权诈相倾,本无专直。但此文饰辞骂罪,不肯一句放松”,请概括吕相所历数的秦国罪行。(3分)
参考答案
10.(3分)FJN(每填对一处给1分)
11.(3分)B(“意思相同”理解有误。“足下蹑丝履”的“履”,意为“鞋”)
12.(3分)A(“晋献公去世后秦穆公立即帮助晋文公回国继位”不符文意)
13.(8分)
(1)(4分)等到君王您即位之后,我们景公伸长脖子望着西边,说:“(秦国)大概会安抚我们吧!”
(译出大意2分;“引领”“庶”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4分)我们和你们相互交好,抛弃怨恨,重新恢复过去的恩德,来追念前人的功绩。
(译出大意2分;“女”“修”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3分)
①反复无常,背弃盟约;
②背信弃义,发动侵略战争;
③挑拨离间,挑唆狄族进攻晋国。
(答对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