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予观夫巴陵胜状,又前,鲤鱼石阅读答案与翻译

予观夫巴陵胜状,又前,鲤鱼石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

  又前,鲤鱼石;又前,白龙池。共十五里,一茅出涧边,为松谷庵旧基。再五里,循溪东西行,又过五水,则松谷庵矣。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山寒稽雪①,至是始芳。抵青龙潭,潭水深碧,更会两溪,比白龙潭势既雄壮,而大石磊落②,奔流乱注,远近群峰环拱,亦佳境也。

  (节逸自《徐霞客游记》,有改动)

  【注释】①稽雪:这里是积置,②磊落:众多而错杂的样子。

  7.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一茅出涧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为松谷庵旧基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 循溪东西行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D. 至是始芳 斯是陋室(《陋室铭》)

  8.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又过五水,则松谷庵矣。

  (2)抵青龙潭,潭水深碧,更会两溪

  9.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再 循 溪 下 溪 边 香 气 袭 人 则 一 梅 亭 亭 正 发

  10. 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用“衔远山,吞长江”写尽洞庭湖的大观胜览,用“A_____, B_____”极写水波壮阔。【乙】文用“C______”和“D______”写出青龙潭水势特点。(ABCD请用原文回答)

  【答案】

  7. C

  8. (1)又渡过五条溪水,就到达松谷庵了。

  (2)抵达青龙潭,这是一乱深得碧绿的水,又汇合了两条溪水。

  9. 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

  10. ①. 浩浩汤汤 ②. 横无际涯 ③. 势既雄壮 ④. 奔流乱注

  【解析】

  【7题详解】

  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出现\状语,在国外;

  B.动词,是\介词,对,向;

  C.动词,行走\动词,行走;

  D.代词,这里\动词,表判断;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过,渡过。五水,五条溪水。则,就是。

  (2)抵,抵达。更,又。会,汇合。

  【9题详解】

  考查断句。

  句意:再顺着溪水往下走,溪边阵阵香气袭人,是一棵亭亭玉立的梅树正在开花。

  根据句意可断句为: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

  【10题详解】

  考查筛选信息。

  第一空和第二空:“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意为:水流浩荡,无边无际。这句话极写水波壮阔。

  第三空和第四空:“势既雄壮”突出了潭水水势雄壮的特点。“奔流乱注”突出了潭水水势湍急的特点。

  参考译文:

  【甲】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叼咬着远山,吞下了长江,水流浩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乙】又前行,到鲤鱼石;再往前行,是白龙池。总计走了十五里路,一座茅庐出现在涧水边,这是松谷庵旧址。再走五里路,顺着溪水边向东西方向走,又渡过五条溪水,就到达松谷庵了。再顺着溪水往下走,溪边阵阵香气袭人,是一棵亭亭玉立的梅树正在开花,山谷严寒到处积雪,到这里才开始有花香芬芳。抵达青龙潭,这是一乱深得碧绿的水,又汇合了两条溪水,比之白龙潭,气势既雄壮,又有突兀的大石,奔流的溪水向潭中乱注,远处近处的群峰环卫着,也是一处优美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