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禅山亦谓之华山阅读翻译
11.D(二者意思有不同之处,“非常之观”中“非常”意为“不寻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非常”意为“意外的变故”)
12.C(分析不当,“但王安石已经很满足游洞的快乐”错误,根据原文“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可知王安石后悔跟着他们出来,不能尽情享受游洞的快乐)
13.(1)(如果)尽了我的努力(志向)还不能到达,就可以没有悔恨了,谁又能够来讥笑我呢?(“志”“至”“孰”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志:志向,这里有“努力”之意。至:到,到达。孰:谁)
(2)在书信往返中不应该粗疏和轻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卤莽”“具道”“见恕”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卤莽:粗疏,轻率。具道:详细地说。见恕:宽恕我)
14.①“志”,要有坚定的志向,坚强的意志,不从俗,不随众;②“力”,要有充沛的精力;③“物”,要善于借助外物,借助外力。(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朝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地方起屋定居,最后又葬在这里;因为这个,后来就把这座山叫作“褒禅”。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生时住的庐舍和死后葬的坟墓。离开禅院东面五里,有个叫作华山(阳)洞的,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就这样称呼它。离开华山洞一百多步,有块石碑倒在路上,它上面的文章模糊不清,只是残存的字还可以认出,名叫“花山”。现在把“华”字读成“华实”的“华”,那是字音读错了。山下平整开阔,有股泉水从旁边涌出来,曾经来这里游览并题字留念的人很多,这就是所说的前洞。从山脚上去五六里,有个山洞深远幽暗,走进去十分寒冷,问这个洞的深度,就是那些爱好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它的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向前进就越困难,可是那看到的景色就越奇妙。有个畏于前进而想退出去的人,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燃尽。”(我)就跟他们一起出来了。大约我们所到的地方,跟那些爱好游览的人比起来,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洞的左右两边,到达那里并且题字留念的已经很少了。看来洞更深,到的人就更少了。在这个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用来照明。出洞之后,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跟着他们出来,不能尽情享受游洞的快乐。因此,我对这件事有些感慨。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观察,常常有收获,这是因为他们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周密。道路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艰险、偏远的地方,去的人就少。可是,世界上奇妙雄伟的、壮丽怪异的、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艰险偏远、人们很少到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即使不盲目跟着别人而中途停止,但是体力不够,也不能够到达。有了志向和体力,又不盲目跟从别人而且不怠隋,但到了那幽深黑暗、令人迷糊困惑的地方,如果没有外力帮助他,也不能够到达。可是,力量能够达到却没有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是应该悔恨的;(如果)尽了我的努力(志向)还不能到达,就可以没有悔恨了,谁又能够来讥笑我呢?这就是我的心得。我对于倒在路上的石碑,也有感叹:古代有些书籍不能保存,使得后代以讹传讹竟至无法说明的,哪里能讲得完呢!因此,做学问的人对所学的东西不能够不深刻地思考、谨慎地采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