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梓人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梓人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梓人①传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②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梓人:木匠。②砻:磨刀石。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B.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C.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D.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工具。与“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中的“绳”字含义相同。

  B.京兆尹,古代官名,习惯上称呼管辖国都及其附近地区的行政长官为“京兆尹”。

  C.“其不胜任者”与“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两句中的“胜”字含义不同。

  D.“不矜名”与“犹蒙矜育”(《陈情表》)两句中的“矜”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木匠杨潜来京城后租住在裴封叔的住宅里,但与一般木匠不同,他没有磨刀石和刀斧之类这些木匠常用的用具。

  B.“我”看到木匠杨潜卧房的床架坏了却不会修理,觉得非常好笑,认为他是一个没有什么本领而只知道贪钱爱财的人。

  C.木匠杨潜在京兆尹官署修理好后的大梁上只写上自己的姓名,而众工匠的名字一个也没写,“我”看到后非常生气。

  D.文章前幅叙事,后幅议论,结尾以“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交代了自己的写作目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4分)

  (2)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4分)

  14.与《种树郭橐驼传》一样,《梓人传》也是柳宗元的一篇寓言性质的传记文学,请简要分析《梓人传》的寓意。(3分)

  答

  10.A[(原文标点)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