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过零丁洋 详解

过零丁洋 详解

  (1)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谋,谋划;间,参与。

  (2)尽,全部;家赀,家财;为,充作。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辛苦遭逢起一经”的意思是: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可以用乙文的“年二十举进士(二十岁参加进士考试)”来印证;

  乙文“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意思是: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攻破京郊,逼近内地。说明国势危亡,可以用甲诗的“山河破碎风飘絮(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来印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可以用乙文的“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所以不自量力,以身殉国)”来印证。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B.“甲诗颔联运用拟人手法”有误,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飘絮”,将“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乙文“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友人劝阻文天祥,引出了文天祥对如今天下大势的分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国家危急,君王有难之时,自己会不顾个人的安危,即使不自量力,也甘愿以身殉国,与敌人一搏,表现了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之情。

  丙文“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点出曹刿决意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而表现曹刿“远谋”的特点。

  参考译文:

  【乙】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二十岁参加进士考试。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州。德祐初年,江上告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派陈继周征发郡中豪杰,联合溪峒少数名族,派方兴召吉州军队前来,各路英雄都回应,聚集了一万多人的军队。事情报告朝廷后,(朝廷)命令文天祥以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京。他的好友劝阻他,说:“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攻破京郊,逼近内地,你以仓促集合的一万多人前往抵抗,这跟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又有何不同。”文天祥说:“我也知道会这样。但国家养育群臣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急难,征集天下军队,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痛心。所以不自量力,以身殉国,期望天下的忠臣义士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以义而胜者谋立功,人数众多就能成功,这样国家还能保住。”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

  【丙】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