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文本一: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文本二:齐人伐燕取之诸侯

文本一: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文本二:齐人伐燕取之诸侯

  ②文本二中齐宣王征伐燕国,可以拯救燕国百姓于水火,符合“仁政”思想,所以支持;

  ③孟子对战争的反对与支持,都以“民本”“仁政”思想为基础。

  14.(1)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照这样去做)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

  (2)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扩大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译文】

  文本一:

  齐宣王问道:“和邻国相交有什么原则吗?”

  孟子答道:“有。只有仁爱的人才能够以大国的身份来服侍小国,所以商汤服侍葛国,周文王服侍昆夷。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够以小国的身份服侍大国,所以太王服侍獯鬻,勾践服侍吴国。以大国身份服侍小国的,是乐于接受天命的人;以小国身份服侍大国的,是畏惧天命的人。乐于接受天命的人足以安定天下,畏惧天命的人足以保住自己的国家。(正如)《诗经》上所说:畏惧天帝的威严,所以能得到安定。’”

  宣王说:“您说的太好了!(不过)我有个毛病,就是喜好勇武。”

  孟子答道:“(您既然好勇)那就请您不要喜好小勇。按着剑瞋目怒视地说:‘他怎么敢抵挡我呢!’这只是匹夫之勇,只能战胜一个人。希望您能够喜好大勇。《尚书》上说:‘上天降生人民,(为他们)设立了君主,设立了老师,(这些君主和老师的)唯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因此)天下四方的有罪者和无罪者都由我负责,普天之下有谁敢超越他的本分来胡作妄为?’(如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认为是自己的耻辱。这是周武王之勇。而周武王也是一发怒而使天下的百姓得到安定。如今您如果也是一发怒而使天下百姓得到安定,天下的百姓还惟恐您不喜好勇武呢。”

  文本二:

  齐国攻打燕国,吞并了它。别的国家正商议要救助燕国。齐宣王问道:“各国都商议着来攻打我,用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呢?”

  孟子答道:“我听说过有凭借纵横七十里的国土来号令天下的,商汤就是。却没有听说过拥有纵横一千里的国土而害怕别国的。《尚书》上说:‘商汤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相信他(是为了解救人民),因此他向东方进军,西方部族的百姓便不高兴;向南方进军,北方部族的百姓便不高兴,都说道:‘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人民盼望他,就好像大旱时盼望乌云和虹霓一样。(在商汤的征伐过程中)经商的人照常来往,种田的人照常下地,(商汤只是)诛杀那些暴虐的国君,抚慰那些被残害的百姓。他的到来,就像天上降下及时雨一样。百姓们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来了我们也就复活了。’现在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前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竹筐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如果杀害他们的父兄,掳掠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的国家宝器,这样怎么能行呢?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土地又扩大了一倍,又不实行仁政,这自然会招致天下各国兴兵讨伐。请您赶快发出命令,遣回掳掠的燕国老少,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和燕国民众协商选立一位燕王,然后从燕国撤军,这样,使各国停止起兵也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