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4分。“短褐”“化”“夜渔”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4.①宓子贱很早就掌握了孔子“以诚做事”的治理理念。

  ②宓子贱善于预判,以掣肘的办法使鲁君醒悟,提前消除了执政干扰。

  (3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参考译文】

  宓子贱治理亶父,担心鲁国君主听信进谗言之人,从而使自己不能实行自己的治理办法,将要告辞离开(国君)的时候,向鲁国君主请求他身边的两个官吏和自己一起去。到了亶父,亶父的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让那两个官吏记录。官吏刚要书写,宓子贱从旁边不时地摇动他们的胳膊,官吏写得不好,宓子贱就为此发怒。官吏对此很憎恶,告辞请求回去。宓子贱说:“你们写得很不好,干不了就别勉强,快回去吧!”两个官吏回去后向鲁国君主禀报,说:“宓子(这个人)不可以给他书写。”鲁国君主说:“为什么?”官吏回答说:“宓子让我们书写,却不时地摇动我们的胳膊,(我们)写得不好却又很生气,官吏都讥笑宓子。这就是我们告辞离开的原因。”鲁国君主叹息道:“宓子用这种方式对我的缺点进行劝谏。我扰乱宓子,使宓子不能实行自己的治理办法,这样的事一定多次发生过。(假如)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于是就派宠爱的人让他去亶父,告诉宓子说:“从今以后,亶父不归我所有,归你所有。有对亶父有利的事情,你决断去做吧。五年后再谈论施政的要点。”宓子恭敬地答应了,于是才能在亶父实行自己的治理办法。过了三年,巫马旗穿着粗布衣服和破旧的皮袍到亶父去观察教化(施行的情况),看到夜里捕鱼的人,得到鱼却扔回水里。巫马旗问捕鱼的人,说:“捕鱼是为了得到鱼,现在你得到鱼却把它扔回水里,为什么呢?”(捕鱼的人)回答说:“宓子不想让人们捕取小鱼。我扔回水里的是小鱼。”巫马旗回去后,告诉孔子说:“宓子的德政达到极点了,他能让百姓背地里做事时好像有严刑在身旁一样(不敢胡作非为)。请问宓子是用什么办法达到这种境界的?”孔子说:“我曾经跟他说:‘内心真诚的就能在外显现。’宓子一定在亶父实行这个治理办法了。”宓子能够实行这个治理办法,是因为鲁国君主后来领悟到这一点。鲁国君主后来能领悟到这一点,是因为宓子事先有准备。事先有准备,难道君主就一定能领悟到吗?这就是鲁国君主的贤明之处。三个月的婴儿,官位爵禄在前,不知道羡慕;刑罚在后,不知道厌恶;慈母的爱,却能明白。这是因为婴儿的心赤诚。所以诚而又诚才合乎真情,精而又精才与天性相通。与天性相通,水、木、石的本性都可以改变,又何况是有血性的人呢?因此凡是劝说别人与治理百姓的事情没有比赤诚更重要的了。听别人很悲哀的言语,不如看到他哭泣;听别人很愤怒的言辞,不如看到他搏斗。劝说别人与治理百姓不赤诚,就不能感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