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甘茂,下蔡人也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甘茂,下蔡人也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以之为,任命他为;认为。两句的“以为”含义不同。句意:任命他为左丞相/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

  B.正确。背负,冒着;倍数。两句的“倍”字含义不同。句意:现在大王出兵冒着重重危险/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

  C.正确。都是“跑”的意思。句意:翻墙跑掉了/兔子奔跑时撞到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去。

  D.错误。信任我,是动宾结构;忠诚的臣子,是偏正结构。两句中的“信臣”含义不相同。句意:大王信任我/忠诚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甘茂认为曾参和乐羊都是比自己贤能的人”错误,文中只提到“今臣之贤不若曾参”,并没有把自己与乐羊进行比较,也没有说乐羊比自己贤能。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拔”,攻占,攻取。“反”,返回;“谤书一箧”,定语后置,一箧谤书。

  (2)“至明”,极为贤明。“庸”,怎么;“谗”,谗言,坏话。

  参考译文:

  甘茂是下蔡人,西行入秦国,多次立功,到秦武王时,任命他为左丞相,樗里子为右丞相。樗里子和公孙子,都是秦国的王族公子,他们的母家都是韩国。秦国多次攻打韩国。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要坐车至周天子的王城洛邑,大概要取道韩国的宜阳吧。”秦武王想让甘茂率兵攻打韩国,取得宜阳以开辟通往王城洛邑的道路。甘茂对秦武王说:“请让我去与魏国定约,一起攻打韩国。”武王同意,让向寿协助甘茂,一道前往魏国,甘茂邀请魏国结盟,魏国答应了甘茂的邀请。回来的途中到达息壤,甘茂对向寿说:“先生先回去告诉大王,魏国答应我的请求,但是我希望大王不要攻打韩国。”向寿回去后把甘茂的话汇报给武王。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问他不攻打韩国的原因,甘茂回答说:“宜阳是大县,名义上是县,实际上是郡。现在大王出兵冒着重重危险,行军千里,攻打韩国,难啊。从前,曾参在费地居住,有个和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他的母亲听后神色自若照旧织布。一会儿,又有一人来告诉她这件事,她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告诉她,她赶紧扔了梭子下织布机,翻墙跑掉了。以曾参那样的贤人和他母亲对他的信任,也只要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了人,他的母亲就害怕起来。现在我的贤德不如曾参,大王信任我,不如曾参母亲对曾参的信任,怀疑臣下的人远不止三个,我害怕大王会像曾参母亲那样扔掉梭子啊。魏文侯曾让乐羊带兵攻打中山,出兵三年才把中山攻占,乐羊回来请功,魏文侯拿出一箱子毁谤他的书信给他看。乐羊行跪拜大礼,说:‘攻占中山不是臣下的功劳,是君主的力量啊。’现在我只不过是个寄居异乡的旅客,要是樗里子和公孙子二人怀有对韩国的私心来议论此事,大王一定会相信他们,这是大王欺骗魏国而我也会受到韩国的怨恨啊。”秦武王说:“我是不会听信他们的话的。”让甘茂率兵攻打宜阳,过了五个月,宜阳还没有被攻破。樗里子和公孙子果然对此有了争议,秦武王召回甘茂,想要罢兵停战。甘茂说:“大王在息壤的诺言还在那里!”秦武王说:“有这回事。”于是便调集全部兵力,让甘茂率军猛攻,终于攻下了宜阳。等到武王过世之后,秦昭王即位,樗里子和公孙子陷害甘茂,甘茂遭遇罪祸,最后逃到了齐国。所以,君主(如果)不是极为贤明。又怎么能不听信谗言呢?

  (节选自《新序·杂事第二》,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