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一:王羲之,字逸少 二:予少学卫夫人书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一:王羲之,字逸少 二:予少学卫夫人书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句意:及至王述拥有显赫官位,羲之耻做王述的下属,派人上报朝廷,请求把会稽郡分出为越州。

  “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和“求分会稽为越州”三个结构完整分句的主语都是“羲之”,故“羲之”前应断开,“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和“求分会稽为越州”三个分句间应断开。

  故选EKP。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意思相同”错。“报”,回答/通“赴”,赴任。句意:羲之于是回信说/我今天将要去赴任。

  B.“拜”,都表示授予官职。句意:王羲之被封为护军将军/授予蔺相如上大夫。

  C.“驱使”,指派/使唤。句意:如果蒙受指派/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使唤。

  D.“始”均是“才”的意思。句意:才知道学习卫夫人的书法/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才打开。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此事连路上行人都觉得不妥”错。原文“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是说“派去的使者言辞不当,大大地受到当时贤者的耻笑”,此项把“行人”误解为“路上行人”。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素”,向来;“直”,当(在)……的时候;“内”,纳,使进入。

  (2)“恐”,担忧、担心;“奄及”,突然死亡;“聊”,姑且。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一原文“吾素自无廊庙志,直王丞相时果欲内吾,誓不许之,手迹犹存,由来尚矣,不于足下参政而方进退”可知,王羲之从小就有不以参政为进退的准则。

  由一原文“自儿娶女嫁,便怀尚子平①之志,数与亲知言之,非一日也”可知,王羲之学尚子平退隐山林。

  参考译文:

  一:

  王羲之,字逸少。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元帝司马睿过江,是王旷最先提出建议。王羲之十三岁时,曾去拜访周凯,周凯仔细打量他,认为他非同寻常。当时流行吃牛心炙,座中客人都还没吃,周凯先割下一块递给王羲之吃,于是开始知名。

  王羲之少负美名,朝廷公卿都爱他的才能器量,多次召他做侍中、吏部尚书,他都推辞不就任。再拜授护军将军,又拖延推辞不就任。扬州刺史殷浩向来敬重他,劝他应召。羲之回信说:“我向来没有在朝中任职的想法,在王丞相执政时,他坚决要纳我入朝,我誓死不答应,回绝的书信手迹仍在,这种想法由来已久,不像足下以参政为进退的准则。自从儿娶女嫁后,我便打算学尚子平退隐山林,多次与亲朋好友们谈论过此事,不是一两天的事。如果蒙受指派,前往关陇、巴蜀都在所不辞。”王羲之被封为护军将军后,又极力请求任宣城郡,朝廷不许,任命他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其时殷浩与桓温不和,王羲之认为国家的安定在于内外团结和睦,于是写信给殷浩来劝诫他,殷浩不听。到殷浩要北伐时,羲之认为必败无疑,写信阻止殷浩,言语十分恳切。后来殷浩率兵北伐,果然被姚襄打败。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少负盛名,与王羲之齐名,可羲之十分看不起他,因此两人感情不和。王述先在会稽任职,因母丧住在郡中,王羲之代领王述职务,只去王述家慰问过一次,就不再去拜访。王述每当听到角声,都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就打扫庭院等他来。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最终也没去,王述为此十分怨恨他。到王述任扬州刺史时,就职前,走遍会稽郡,却不拜访羲之,临要出发了,告辞一下就走了。及至王述拥有显赫官位,羲之耻做王述的下属,派人上报朝廷,请求把会稽郡分出为越州。派去的使者言辞不当,大大地受到当时贤者的耻笑,过后王羲之内心深感惭愧。后来王述到会稽郡检察,所有的刑罚政令都要考核,主事官员疲于考核应对。王羲之深深地以此为羞耻,便称病去职,与吴越之地的名人贤士一起尽情游玩于山水之间,以钓鱼射猎为乐。五十九岁时去世,朝廷赠封金紫光禄大夫。

  (《晋书》卷八十,有删节)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