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巨鹿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魏征,巨鹿人也。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御忠诚奉国,何能若是!”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①,我任御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妻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后复固辞,听解侍中,授以特进,仍知门下省事。
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说,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服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烦,难触龙蜂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真言无隐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注】①《管子·小匡》:“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B.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C.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D.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洗马:汉为东宫官属,太子外出,则导威仪;晋以后职掌图籍。
B.阴,是暗中的意思,与“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中的“阴”字含义不同。
C.寻,是不久的意思,与“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中的“寻”字含义相同。
D.佩刀,古代皇族腰间佩带的刀,主要作装饰和防意外之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征性情刚强正直。太宗杀了隐太子以后,曾责备魏征挑拨自己与隐太子的关系,魏征说皇太子如果听从他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难。
B.魏征作为谏官尽职尽责,他一生所谏二百余事,皆称皇帝的心意;见到太宗的过错,没有不谏诤的,太宗因此把他比作一面镜子。
C.魏征曾因病请求辞职,太宗认为魏征虽然有病,但还不衰老,就没有同意他的要求,后来他又坚决请求,太宗才同意解除他侍中的职务,任为特进。
D.魏征病逝,太宗亲自到他家哭悼,追赠他为司空,太宗还亲自撰写碑文,又亲手将它写在碑石上,还特别赐给魏征家享用九百户的租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2)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