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太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太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太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事之以皮帛珠玉而弗受,曰:翟人之所求者地,无以财物为也:太王亶父曰:"皆勉①处矣!为吾臣,与翟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太王亶父可谓能保生矣。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受其先人之爵禄,则必重失之。生之所自来者久矣,而轻失之,岂不惑哉?

  中山公子牟②谓詹何曰:"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为之奈何?"詹何曰:"重生。重生则轻利。"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詹何曰:"不能自胜则从之。"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对曰:"何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楚王曰:“寡人得立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

  桓公读书于堂,轮人斫轮于堂下,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在焉?"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扃曰:“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③。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

  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行赏罚。夫爵赏赐子,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民之所怨也,臣请当之。”宋君曰:“善!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怨,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国人皆知杀戮之专,制在子罕也,大臣亲之,百姓畏之。居不至期年,子罕遂却宋君而专其政。(节选自刘安《淮南子》)

  【注】①勉:含努力、尽力之意。②中山公子牟:即魏牟,战国时魏国的公子。③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大,通“太”;苦,粗糙,榫头粗大、榫眼窄小之类;甘,光滑好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且A吾B闻C之D也E不F以G其H所I养J害K其L养M杖N策O而P去Q民R相S连T而U从V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与"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中的"形"意思相同。

  B.爵禄,官爵和俸禄。朝廷设爵以赏功;禄,既指官员的等级,也指官员官俸的数额。

  C.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指京城、宫殿,泛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文中指朝廷。

  D.“是直圣人之糟粕耳”与“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劝学》)中的“直”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王亶父住在邠时受到翟国侵扰,他送出的财物翟国不要而只想要他的土地,于是他离开邠地,这说明他注重生命而轻视爵位俸禄等物质利益。

  B.中山公子和楚庄王询问詹何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从养生的角度询问,詹何的回答也一样,都很谦虚地回答说自己只明白修养自身而不懂国家治理。

  C.桓公在堂上读书时,轮扁询问桓公读什么书,当知道桓公读的书是已经离世的圣人的书后,就称书的内容是糟粕,很令桓公震怒。

  D.子罕辅佐宋君时,表面上为了国家让君王赏赐俸禄、自己执行刑罚,但实际是想把宋国生杀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让大臣依附自己、百姓害怕自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

  译文:

  (2)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怨,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

  译文:

  14.轮扁是如何用自己的工作来证明桓公阅读的书是“圣人之糟粕”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答

  10.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答案 E M Q (每处1分,共3分)

  11.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古代文化常识及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