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太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太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思路点拨 "是直圣人之糟粕耳"中的"直"是"只、只是"的意思,"木直中绳"的"直"是指"不弯曲"。

  12.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思路点拨 “询问詹何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从养生的角度询问”错误。原文中山公子“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和楚庄王"治国奈何"是从朝政、管理国家的角度询问。

  1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答案 (1)我还没有听说过自身修养好而国家却乱糟糟的事例,所以治国之本在于治身,我不敢拿一些枝末的内容来回答您。(关键词“治”及“对以末”句式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我受百姓赞美,你受百姓怨恨,这样一来我知道不会被诸侯们嘲笑了。(关键词“美”“为”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14.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答案 ①先说自己做轮子榫卯不合适就会造成松紧不一;②而不松不紧的榫卯是神妙的境界,却无法传授给儿子;③圣人的话有些是精华,但不能言传,会随着圣人死去失传,能言传的只是糟粕,所以桓公阅读圣人留下来的言传是糟粕。(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太王亶父住在郊的时候,翟国人经常来侵扰,于是太王亶父拿着皮革、布帛和珍珠玉石赠送给翟国人以求和好太平,但翟人不肯接受,他们要的是地盘而不是财物。太王惠父向百姓解释说:"大家都好好地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吧!当我的臣民和当翟国人的臣民有什么不同呢?况且我听说,不能因食得养生之物而伤害性命。”于是太王禀父策马离开了邪地,百姓们成群结队地跟随着他离去,后来在岐山下建立了周国。太王亶父可称得上爱护生命的人。即使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也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连累身体。现在有人从祖先那里接受了爵禄,就生怕会丧失。而对来之不易的生命却轻易地抛弃,这难道不糊涂吗?

  中山公子魏牟对詹何说:“我虽身处江湖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但心中还是惦记着朝政,我该如何办才好呢?”詹何回答说:“就珍惜生命吧!能珍惜生命也就能轻视利欲。”中山公子魏牟又说:“我虽然知道这个重生轻利的道理、但还是无法战胜这名利的欲念。”詹何回答说:“你不能自制欲念,那么就听其自然。”楚庄王问赉何:“怎样才能治理国家?”詹何回答说:“我只明白修养自身,而不知道怎样治理国家。”楚庄王又说:“我现在能够登位为君执掌朝政,希望学习一些持守国家的方法。”詹何说:“我还没有听说过自身修养好而国家却乱糟糟的事例,所以治国之本在于治身,我不敢拿一些枝末的内容来回答您。”楚庄王听后说:“说得好。”

  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一位工匠在堂下做车轮,他问齐桓公:"君王您正在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说:“是圣人的书。”这位叫扁的工匠又问:“这位圣人还活着?”桓公回答说:“已经死了。”轮扁说:“那您读的只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了一下变了脸色,怒道:“我读圣贤书,你这工匠凭什么讥笑我?你说出理由来也就罢了,如说不出理由来,就处死你。”轮扁说:“我试试拿我做车轮的体会来说说这其中的道理:如果太急躁,榫头、榫眼做得很粗糙,就会滞涩安不进去;如果太细,榫眼开大了,榫头做小了,太松滑动不牢。不松不紧,得心应手,达到神妙境界的技术,我无法传授给我的儿子,而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学到这技术。所以我尽管年逾古稀,年老无力但还得亲自做车轮。由此可见,圣人的话中如果有高深神妙的精华,但由于不能言传,所以也必定会随着圣人死去而带走,而只有那些可以言传的糟粕留下来。"

  从前,司城子罕辅佐宋君,他对宋君说:“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治理,取决于君王施行赏罚。这爵禄的赏赐,是人民所喜爱的,就请您亲自执掌;那诛杀刑罚,是人民所怨恨的,就由我来担当这个角色。”宋君听后说:“好,我受百姓赞美,你受百姓怨恨,这样一来我知道不会被诸侯们嘲笑了。”但实际上宋国人知道生杀大权掌握在子罕手里后,大臣们就亲附子罕,百姓们都畏惧子罕。不到一年时间,子罕就将大权旁落的宋君杀掉而篡夺了宋国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