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己亥六月重过扬
【原文】
居礼曹(1),客有过(2)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3)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属有告籴谋(4)谋,舍舟而馆(5)。
既宿(6),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讙(7)。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8),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屈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9),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讙。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10),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岗者(11),舟甚捷,帘幕皆文绣,疑舟窗蠡觳(12)也,审视,玻璃五色具(13)。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址也”,某家酒肆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14)。曩所信宿之西园(15),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16)有佳,水有芙渠菱芡(17),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18)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19)。
归馆,邵之土皆知余至,则大灌,有以经义请质难者(20),有发(21)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22)、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23),有求书(24)册子、书扇者,填委(25)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26)。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发为贽求书者(27),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28),凡三人,凄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29)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30)。余既信(42)信,拿流风,捕馀韵,乌睹所谓风嗥雨啸、鼯狖(43)悲、鬼神泣者(31)?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32),闻宋君病,存亡弗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33),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34)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寿考(35)者几人哉?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37),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澄汰其繁缛淫蒸(36),而与之为萧疏澹荡,泠然瑟然(39),而不遽使人有苍莽寥泬(40)之悲者,初秋也。令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41)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注释】
(1)礼曹:礼部。当时作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兼祠祭司行走。
(2)过:访。
(3)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人。曾任临海王前军参军等职。长于乐府诗,赋及骈文。所作《芜城赋》,写广陵故城(即扬州)昔日的盛况及后来的衰颓景象,感慨系之。
(4)属(zhǔ主):适巧。告籴:请求买谷,有请求资助饥困之意。
(5)馆:用为动词,住旅馆。
(6)既宿:过夜之后。
(7)讙(huān欢):喧响。
(8)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啮(niè聂):咬。引申为坏缺。
(9)零甃(zhòu昼)断甓(pì僻):犹言残垣断壁。甓,井壁,这里泛指墙壁。甓,砖。
(10)长短言乐府:即词。词又称长短言,可入乐,故称。
(11)吊:凭吊。蜀岗:山名,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居瘦西湖畔,为扬州古城遗址。
(12)蠡(luó罗):通“螺”。觳(què确):物之孚甲,即鳞甲之类。蠡觳指为螺壳鳞甲所镶嵌。
(13)“玻璃”句:谓五色玻璃齐全。按,玻璃在当时为洋货,被作者视为“不急之物”的奢侈品,主张杜绝进口,详见其《送软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洋货侵入被作者视为扬州衰落之迹象。
(14)倚虹园:因靠近横跨瘦西湖的大虹桥而得称。大虹桥是乾隆年间(1736—1796)改建的石拱桥。圮(pǐ匹):塌坏。
(15)曩(nǎng):从前。信宿:住过两夜。
(16)阜:土山。
(17)芙渠:荷花。菱:菱角。芡(qiàn欠):睡莲科植物,叶呈盾状,浮水面。夏日开花,紫色,昼开暮合。实如刺球,含子数十枚。子及地下茎均可食。有鸡头、乌头、雁头等别名。
(18)冶华:美丽繁华。
(19)极不然者:极不确实之处。
(20)经义:经书的解释。质难:质疑问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