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语文 >高考优秀作文的写作经验

高考优秀作文的写作经验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觉得这里的“诗书”其实并不仅仅是指一些比较华丽的词句,更多还是指思想上的深度。

  此外,我们还应该多读一些文章,尤其是一些杂文,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有思想的人不仅下笔会透出一种深度,而且整体语文水平甚至个人气质都会有所不同。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方法,其实学习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无意识的劳动,远不是一两种具体方法所能概括的。我认为“学贵有方”,也相信“学无定法”。当某种适合个人的方法成为一种习惯后,学习就不再枯燥无味了,而是真正成为一种乐趣。

经验3:广义积累法

  语文的学习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积累和积淀,然而积累并不仅限于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病句、作文素材。

  对于阅读,也应该像学习数理化那样用错题本来不断地积累、总结做错的题目,特别是现代文阅读的客观题。做完一篇阅读后,要像对数学题一样仔细分析自己做错的地方,看看自己掉了出题人精心布下的哪一个陷阱中,并引以为戒。我总结出了这么几条经验:

  注意区别“形态”和“形态特征”、“信息”和“信息技术”,留心这种偷换概念的情况。在一篇有关中国人起源问题的阅读中,有一个选项说华北地区现代蒙古人和北京猿人某些牙齿和骨骼形态是一样的,而原文中提到的却是形态特征相同,这就是偷换了概念。

  注意“A其中包括××”和“A由××构成”的意义是不同的。

  注意“A对B的作用”是否被曲解为“AB间的相互作用”。

  此外,每天坚持做2—3篇现代文客观题,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仅是为考试中那4道选择题作准备,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提高解答理综题的读题效率和审题准确性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量的阅读也能开阔你的眼界,拓展你的知识面。

总结:选材需“典新”

  写作时应能从平时大量丰富的现实生活和阅读积累中筛选、提取出相关材料,有层次地把它们绘成一个个画面,或组织成一段段精辟的议论,从而使文章深刻、出彩。

  对与表现主旨不相干的材料,再生动,再吸引人,也要坚决舍弃。

  议论文材料选用要求简明扼要,不要纠缠于个别事例,更不能陷入对具体人事的叙述和描写;

  记叙文则材料形象生动,有时需要泼墨如云,有时又要显得惜墨如金。

  选材必须典型,“典型”就是指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

  选材四步

  ①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这是时代活水。

  ②留意日常生活,往往从自己生活的圈子中选材。

  ③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两方面取材:课外与课内。

  ④虚拟材料,如写童话、写小说、写寓言、写剧本等都是采用嫁接法。

  秀才会选材

  ①关注社会热点、焦点。

  ②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

  ③发挥自己想象,寻找虚拟题材。

  高考作文选材应立足于现实、关注生活,平时的材料经过点缀亦可平中见奇。有素材后不仅应注意“点”的详写,而且应有面的略写,显得张弛有度,从容不迫。才能在高考场上出人意料又极具生活情趣和思辨色彩。严格选材,有时并非以大取小或以多见长,而是要“为我所用”,用出特色,用出个性,再用到恰到好处。

  严格选材,精心开掘是高考作文拿高分的重要途径,只要考生在此多投入,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