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万花筒 > 实用文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p2)。对本课的教法我充分考虑学习的主体,即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教学的第一点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适量变化,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及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学之初采用情景导入法,先让学生看《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看后让学生谈感受,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我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我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及引导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由于使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二: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 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一是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

  二是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第一课时

一,情景驱动: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快看看这篇文章,望我们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吧。

二、示标导学: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白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章的结构。

三、自学质疑: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3、归纳每段的内容,划分文章的结果层次。

  4、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四、智慧碰撞:

  作者简介: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他撰写的《责任与生存》提出,责任是一种智慧,根植于心间,有责任感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快乐人生。自利利他才是对自我的完美实现。而爱护自然就是一种责任。

  1998年《散文选刊》请专家评出散文排行榜,入选作品十七篇,其中一篇就是他的作品。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白作者的观点。

  关系: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感情: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2.本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

  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3、归纳每段的内容,划分文章的结果层次。

  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

  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第二部分(2~10段):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