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32)荻:水生植物,形状像芦苇。

  (33)瑟瑟:微风吹动草木之声。

  (34)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意为:我和主人一同下马,然后一起上船。主 人,白居易自指。在,上。

  (35)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指音乐。

  (36)暗:轻声。

  (37)欲语迟:想回答又有些迟疑。迟,迟疑不决。

  (38)回灯:把灯芯捻大一些,使灯光更亮。

  (39)半遮:即“遮半”,遮住半边。

  (40)转轴拨弦:调弦校音的动作。轴,弦柱,琵琶有四根弦柱。弦,琴弦。

  (41)掩抑:低沉抑郁。

  (42)思:名词,思绪,愁思。

  (43)平生:平素,往常。

  (44)得志:得意。

  (45)低眉:低头。

  (46)信手:随手。

  (47)续续:连续。

  (48)拢、捻、抹、挑:拢,叩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以上是 弹琵琶的四种指法。

  (49)初:开始。

  (50)《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据说是开元时从印度传入的,原名《婆罗 门》,经唐明皇润色并改此名。作者还有《霓裳羽衣舞歌》,对此有较详细 的描写。

  (51)《六幺》:琵琶曲名。也作“绿腰”,原名“录要”,以乐工进曲录其要点而 得名,是当时流行的曲调。

  (52)大弦:指琵琶四弦(或五弦)中最粗的弦。

  (53)嘈嘈:拟声词,形容声音的浊杂粗重。

  (54)小弦:指细弦。

  (55)切切:拟声词,形容轻细之音。

  (56)珠:珠子,此句形容琵琶声清脆圆润。

  (57)间关:拟声词,形容鸟声婉转。

  (58)莺:黄莺。

  (59)语:鸣声。

  (60)滑:流利。

  (61)幽咽(yè):低泣声,这里形容遇塞不畅的流水声。

  (62)冰下难:以泉水在冰下流动受阻形容乐声艰涩低沉、呜咽断续。一作 “冰下滩”、“水下滩”。

  (63)幽愁暗恨: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64)银瓶:汲水器。

  (65)乍:突然。

  (66)进:溅射,飞进。

  (67)铁骑:带甲的骑兵。

  (68)出:出击。

  (69)拨:拨子,弹奏琴弦时所运用的工具。

  (70)当心画:是弹琵琶到一曲终了时常用的手法。画,通“划”。

  (71)帛:丝织品的总称。

  (72)舫:船。

  (73)言:指说话的声音。

  (74)唯见:只见。

  (75)沉吟:要说话又有些迟疑的样子。

  (76)整顿:整理。

  (77)敛容:正容,显出庄重的脸色。

  (78)京城:指长安。

  (79)虾蟆(háma)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的地方。旧说董 仲舒葬此,门人经过这里,都下马步行,所以叫下马陵。后人误传为虾 蟆陵。

  (80)教坊:唐高祖时设置的宫内教练歌舞的机构,唐玄宗又设内教坊和左 教坊、右教坊。这位弹琵琶的娼女当是挂名教坊,临时入宫供奉的。

  (81)第一部:首席乐队。

  (82)服:佩服。

  (83)妆成:成妆,化好妆。

  (84)每:常。

  (85)秋娘:当时的一位名伎,唐时歌舞伎常用此名,这里借指貌美善歌的 歌伎。

  (86)五陵年少:富贵人家子弟。五陵,指汉代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 陵,都在长安城北,是汉朝王公贵族的聚居处。

  (87)争缠头:争先恐后地送缠头。争,争给,争送。缠头,古代赏赠给歌伎 的丝织品。

  (88)红绡(xiāo):红色绫缎。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89)钿(diàn)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钿,用金玉珠宝等制 成的花朵形的首饰。篦(bì),一种齿很密的梳子。

  (90)击节碎:随着音乐打拍子敲碎了。击节,打拍子。

  (91)复:又,再。

  (92)秋月春风:指一秋一春,即一年。

  (93)等闲:白白地,随便。

  (94)弟:指小于自己的歌伎。

  (95)阿姨:指歌伎院中的老鸨。

  (96)暮去朝来:一天过去,也指岁月流逝。

  (97)故:陈旧,衰老。

  (98)老大:年纪大了。

  (99)浮梁:唐天宝间改设的县,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镇北浮梁,是个茶叶贸易 中心。

  (100)去来:走了以后。来,助词,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