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曹州离狐人,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阅读答案与翻译
文本一:
李勣,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勣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及李密反叛伏诛,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勣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勣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勣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勣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勣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勣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勣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摘编自《贞观政要》)
文本二:
史臣曰: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上则咸尽其才。所以屈突、尉迟,由仇敌而愿倾心膂;马周、刘自,自疏远而卒委钧衡。终平泰阶,谅由斯道。尝试论之:础润云兴,虫鸣蠡跃。虽尧、舜之圣,不能用禱机、穷奇而治平;伊、吕之.贤,不能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以房、魏之智,不逾于丘、轲,遂能尊主庇民者,遭时也。
(《旧唐书·太宗本纪》)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中间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标出。(3分)
朕今委任李勣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军缟素”与“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两句中的修辞手法相同。
B.“惟远筑长城”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书愤》)两句中的“长城”含义相同。
D.“良由遭值之异也”与“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过秦论》)两句中的“良”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勣曾在李密部下做左武侯大将军,归降大唐后先后担任并州都督、长史、兵部尚书、太子詹事等职务,并加封英国公的爵位。
B.李勣长期镇守边境,曾率兵讨伐突厥颉利和薛延陀、高丽等均获得胜利,唐太宗说他和李靖的能力超过了古代的一些著名的将领。
C.唐太宗对李勣待遇优厚,李勣重病,验方说用胡须烧的灰可以医治,太宗就剪下胡须给他和药,李勣醉酒,太宗把御服盖在他身上。
D.臣子遇到不同的君王会有不同的结果,相较于马周、刘泊等能被唐太宗重用,而同样贤能的伊尹、吕尚却不能把握时机,实在可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李密反叛伏诛,勣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
(2)以房、魏之智,不逾于丘、轲,遂能尊主庇民者,遭时也。
14.文本二认为唐太宗“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请以李勣为例,具体说明。(3分)
答
10.【答案】
朕今委任李勣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于并州”是介宾短语,放在“李勣”后,表示“处所”,另外“遂得突厥畏威远”是“委任李勣于并州”的结果,“并州”后面断开;“塞垣”新的陈述对象,前面断开;“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是以“岂”引导的反问句,“岂”前面断开。
11.【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文言实词以及修辞手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