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王死九年,天下八百诸侯 二:武王即位,周公旦为辅阅读答案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成王于是连夜将周公迎接回来,他一边哭着一边赶路,周公一回到都城,上天马上显示出福兆。
“王乃夜迎周公”独立成句,“王”作主语,“迎”作谓语,“周公”作宾语,所以要在F处停顿;
“周公反国”,“周公”是该句的主语,所以要在“周公”前停顿,即在L处停顿;
“国”是前句的宾语,“天”是后句的主语,所以要在“国”和“天”之间停顿,即在P处停顿。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意思相同”说法错误。“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的“下车”解释为官员到任、上任,与文中“下车”意思不同。句意:武王还未来得及下车。/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
B.正确。句意:打开殷都的粮仓。/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
C.正确。句意:树木都倒伏了。/放倒军旗,停止擂鼓,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活动。
D.正确。“克己复礼”的“克”解释为克制,约束。句意:武王已经攻克了殷朝。/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回复到礼的要求上,这就是仁。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虽然他们的语言互不相通”说法错误,原文“不言同辞”的意思是异口同声,不是语言互不相通。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贼”,杀害;“囚”,囚禁;“去”,离开。
(2)“为”,担任;“之徒”,这些人;“师脩”,以……为榜样;“绪”,承继。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周公能治政。依据一“周公臣事之,当之时,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加于无罪。天下家给人足,禾麦茂美。使人以时,说之以礼,上顺天地,泽及夷狄”可知,周公赏罚分明,治下百姓富足,福泽四方。
周公守本分。依据二“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惧,穆卜,周公乃祓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有瘳”可知,周公斋戒沐浴,祷告上苍,愿代武王受病痛之苦。
周公守本分。依据一“管叔,蔡叔不知周公而谗之成王。周公乃辞位,出,巡狩于边一年”可知,周公面对谗言,辞去相位;依据二“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可知,成王长大成人后周公功成身退,还政成王。
参考译文:
一:
周文王死后九年,天下八百诸侯,都一下子不期而会于孟津,他们异口同声,事先也没有叫他们来,但他们都不请自来,这是表示他们都深知武王忠诚,值得信赖,都想跟随武王一起去讨伐商纣。在那时候,比干、箕子、微子都还在朝廷里辅佐,武王认为他们贤能,所以不敢讨代商纣,就让各国诸侯回去了。(诸侯退军)两年后,纣王杀害了比干,囚禁了箕子,微子(也)离开了(纣王)。周武王看到纣王身边的贤臣都已散尽,于是就会合天下诸侯,起兵讨伐纣王,把纣王杀了。武王还未来得及下车,就马上去为比于的坟墓加土,又打开殷都的粮仓,赈济天下的百姓,这说的就是周武王依靠礼,来赢得天下的信赖。
武王封周公,还让他辅佐成王。成王年小,周公以臣子的身份事奉他,在那时候,赏赐不会颁发给无功的人,刑罚也不会判处给无罪人。天下家家富裕,人人丰足,庄稼长得非常茂盛。按照一定的季节来命令百姓服役,用礼来开导他们,上面顺应天地的法度,其恩泽甚至普及到夷狄之人。但是管叔、蔡叔当时却不了解周公,在成王面前诋毁周公。周公就辞去辅相之位离开都城,到边境去巡察了一年。就在这一年中,国内狂风暴雨,日夜不停,五谷不生,树木都倒伏了。成王非常恐惧,就打开金柜,看到了周公从前的书简,才知道周公有如此的大德。成王于是连夜将周公迎接回来,他一边哭着一边赶路,周公一回到都城,上天马上显示出福兆,五谷茂盛,树木也都竖直起来,天下又家给人足了。这说的就是周公依靠大德为天下所拥戴。